第三十七章 诸葛亮又不见了-第2/3页



  李渊紧随其后坐在了梁俊的身边。

  扎得等人也都大咧咧的跟着入了坐。

  伙计见安排好了位置,眉开眼笑,不断的点头哈腰,一边让梁俊五人稍安勿躁,一边谢了那公子哥,快步进了茶铺取茶端水。

  梁俊原本就想打听打听消息,如今和这公子坐在了一桌,正是遂了他的意。

  正想施礼和他搭话,谁成想那公子却先笑道:“敢问这位公子,在下有一个不情之请,万望公子莫要见怪。”

  “哦?”梁俊微微一笑,道:“公子有何见教,但说无妨?”

  那公子笑着从怀里掏出一贯钱来,递给梁俊,笑道:“在下想要用这一贯钱换公子一张五百文的纸币,但不知公子愿意不愿意?”

  梁俊心生疑惑,用一贯钱换一张五百文的纸币,天下还有这种便宜的事么?

  再结合着这公子刚刚说的话,梁俊明白过来,估摸着这公子哥之前是没出过门,不知道现在外面的世界已经开始用纸币了。

  对这纸币产生了好奇,想要看一看。

  梁俊见他举止之间不像是普通的读书人,反而像是深宅大院里的贵公子,虽然衣着普通,可气质却骗不得人。

  当下又从怀里掏出一叠纸币来,抽出一张三张纸币来,递给了这公子。

  这三张纸币分别是一贯、五百文和五十文。

  那公子一愣,不知接还是不接,梁俊笑道:“相逢便是缘分,公子既然想要,这三张纸币便送给公子又何妨?”

  那公子也不客气,将一贯钱放在桌上,双手接过了梁俊递过来的纸币,道:“多谢公子。”

  正说着,伙计端着茶水送了上来。

  扎得一马当先,拿起一壶茶也不倒,先开盖子直接往嘴里灌。

  伙计将手中的茶壶放在那公子面前,笑道:“这位公子,此乃小店的特色茶类,名曰酸梅汤茶,用冰镇了,最是消暑解渴。送于公子品鉴。”

  说着又将一壶一模一样的酸梅汤放在了梁俊的面前。

  那公子哥拿着梁俊给他的三张纸币翻来覆去的看着,一颗心全都扑在了纸币上,全然没有听到伙计说的话。

  伙计也识趣,冲着梁俊微微一笑,做了个请的姿势,转身退了下去。

  李渊端起酸梅汤来,只觉得入手之处,壶上冰凉,果然如伙计所说,乃是用冰镇过的。

  不由得点了点头,给梁俊倒了一杯,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梁俊喝了一口,只觉得浑身的暑气和累乏一扫而空,整个人说不出的爽快。

  “不错,不错,这酸梅汤着实不错。”

  李渊喝了也是连连赞叹,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正喝着,忽听那公子长叹一声,道:“可惜啊,可惜啊!”

  梁俊和李渊一愣,对视一眼。

  这公子哥是怎么回事,对着纸币说什么可惜。

  梁俊给李渊使了个眼神,那意思明显是让李渊问一问公子哥可惜什么?

  可惜这钱不是他的?

  不应该啊,这公子看起来不像是缺钱的人。

  李渊放下手中的茶杯,笑道:“这位公子,不知可惜什么?”

  那公子拿着三张纸币依次放在了桌上,指着第一张道:“这位公子,我是可惜镇南公百年基业,毁于一旦啊。”

  公子哥一说这话,李渊皱眉困惑,纳闷这公子哥怎么突然说出这样的话来。

  梁俊则计上心来,仔细的观察着眼前的这公子哥。

  难不成他还能看出自己的计划不成?

  雍州改制之前,梁俊就考虑过自己没有政治经验,根基浅薄,贸然改制只怕最后功亏一篑。

  因此在最开始的时候,就做了最坏的打算。

  同时也做好了一旦改制失败,自己翻盘的后路。

  这后路就是通过改制创建的银行。

  所有的人都认为,梁俊要求丝绸之路上的商家全部强行要求使用交行发行的纸币乃是为了方便互通有无,让丝绸之路上的商贸更加方便。

  甚至连东宫的人也都是这样认为。

  但梁俊这样做更深一层的目的是通过银行,控制炎朝的货币。

  这样只要自己在军事战场上不利时,就能通过经济战场找补回来。

  穿越过来的这帮帝王将相们虽然治国安邦,行军打仗是把好手,但基本上没有人懂得经济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