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对接成功-第2/4页



    第二种就是低温液化储氢,将纯氢冷却至253c,使之液化储存。

    但是这种储氢方式成本更高,1kg氢液化需要消耗17kh电力。

    此外,液氢储存容器必须使用超低温用的特殊容器,这也造成了液化储氢成本较高。

    最主要的是,这种方式储氢无法长久储存,因为无法长久保持低温。

    温度稍微一高,液氢自然就挥发,如果不提前留出挥发口,整个储罐都有爆炸的危险。

    留了挥发口,你这一瓶液氢能存多久存了几个月后再看,发现罐子空了。

    他抽到的这项技术,不是用这两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

    它使用的是高分子储氢法。

    说白了,就是使用甲醇这种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通过摩尔1:1和水混合溶液。

    通过一种特殊的催化剂,只需要很少的电能,就可以活化甲醇中存储的氢原子。

    使其形成氢气溢出。

    这还不是这中储氢方式强大的地方,更厉害的是,在这个反应当中,水中的氢原子也会分解出来,同样形成氢气。

    也就是说,最终经过反应,释放出甲醇中存储氢气的同时也活化等摩尔的水而释放出额外的氢气。

    这项技术直接实现了本应低温存储的液态氢,可以在常温常压下存储运输。

    而且1甲醇储氢量高达01kg,几乎与液氢相当,储氢效率极高。

    看到这么一项宝贝技术,姜晨真的想大笑几声。

    这项技术总体介绍了甲醇与水反应池的结构构造。

    出气孔的大小与反应池的比例,反应时的催化剂选用,通电结构组成,以及通电电压与反应池大小比例。

    只要按照这上面写的参数制造,那做出来的储氢装置,肯定不会有任何问题。

    这本身就是一项完整的技术,不需要姜晨做任何的修改。

    这种储氢方式给姜晨打开了一种思路。

    还能不能有其他更加高效的类似的储氢方式

    或者说以后的液氧,液氮等等的低温气体,是不是都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存储

    他突然觉得幽浮应该成立一个化学部门,以此为起始进行研究。

    现在他的航天事业才起步没多久,很多技术用的都是当前世界已经拥有的。

    但是后面肯定各方面都要使用超越现实世界的技术了。

    系统虽然能很多黑科技知识,可是靠自己一个人,太慢了。

    如果不是他把系统的算法思想跟材料推导公式交给幽浮的工程师。

    其他部门的工作有这么顺利吗

    全靠自己,累死他也做不过来。

    所以后面很多基础科学,还是要适当的让部门成员学习,分担自己的压力。

    化学部门也确实应该有,不管是现在的储氢问题,还是以后外星球的能源制备,都是需要的。

    而且像一般的化学、生物学之类的人才,都比较好招,社会上这方面的人才,一抓就一大把。

    想到这里,他赶紧的给何文打了个电话。

    “喂,姜总。”

    何文接通了电话。

    “何文啊,有个事情需要你去做一下。”姜晨直接说道。

    “什么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