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得让我国空军意识到我们的差距在哪里-第2/3页





    原本在社科院计算机研究所从事大型计算机研究工作的吴钩博士,也被杨卫平调到了DA团,担任总设计师。穿上了少校军装的吴钩,爆发出了更加狂热的工作激情。

    在吴钩的带领和指导下,DA团集中了大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方面的研究人员,完成了GB1978汉码与ASCII码的初步兼容。并且在美国英特尔公司1978年推出的8086芯片的基础上,引入DRAM技术,成功地研制出我国第一枚微处理芯片奔腾一代。

    奔腾微处理器的最高主频速度为8MHz,具有16位数据通道,但其内存寻址能力比8086提升了一倍,达到了2MB。

    DA团有了杨卫平的正确引导,成立之初,就定位为未来全球第一支数字化部队。

    杨卫平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全球计算机水平的发展,华夏人民解放军的数字化信息建设,肯定要走在美军前面。

    像现在这座电子指挥中心,虽然距后世的电子指挥中心还有非常大的差距,但较之我军原来的指挥系统和结构,可就明显要先进多了。

    这也是我军第一次将大型计算机用于部队的指挥系统,进行各种信息汇总和处理。

    通过我国的第一代军事侦察卫星和通讯卫星,配合空中预警机、无人侦察机组成的立体信息接收传输系统,可以让指挥员及时了解到整个战场的进展和作战信息。

    当了一辈子土老帽的许大和尚,足不出户就可以坐在这间电子指挥中心掌握东、西两线全盘战局和战况,自然把搞出这套指挥系统的DA团爱死了。

    这段时间许尚友不知求了杨卫平多少次,要求把DA团划入他的南方军区,对此,杨卫平当然不会松口了。但杨卫平说了,可以帮南方军区组建一支类似的部队,前提是人员、技术装备、军费都得许尚友自己解决。

    可以说,许尚友现在就是杨大科学家的铁杆粉丝。

    空军司令员张庭华见习惯打硬仗、恶仗,最强调精神原子弹的许大和尚竟然会说出精神原子弹不行的话,当即也无语以对。

    在场的华中军区司令员曾思育,华东军区司令员丁胜,东南军区司令员皮定军,西南军区司令员杨德志,听得许尚友这么一说,也是像看稀奇古怪动物似的,四双老眼盯着许尚友一眨也不眨。

    “咳咳”许尚友轻清了清嗓子眼,不以为然地在还穿着65式军装的四位大司令脸上转了一圈,虎着脸说道:“看什么看!有什么好看的。一号首长说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这句话同样也可以用在军事上,先进的高科技装备,是第一战斗力!我许大和尚以前从不唯武器论,现在同样也不唯武器论。但是,我必须承认,好的武器装备,可以更好的保证战士们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增强他们的战斗力。

    杨主任的观点我非常赞同,战士们的生命,永远比武器装备更为珍贵更为重要!杨主任说过,装备没了我们可以重新制造,但人没了,可就是永远也没了!再好再先进的武器,最终也得由人来使用。所以,不论在任何时候,爱惜战士的生命,是我们这些当司令员的高级指挥员义不容辞的最高职责!”

    “我补充两句。”杨卫平接过许尚友的话,脸色相当凝重地说道:“爱惜战士的生命,并不是说我们惧怕牺牲。而是我们这些手掌大权的指挥员时时刻刻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尽最大可能的去避免某些不必要的牺牲。

    以空军为例。谁都知道飞行员驾驶着飞机上天,本身就充满了风险。训练当中摔飞机的事故也不是没发生过。但是,难道因为惧怕摔飞机,惧怕出了事故后承担责任,飞行训练就不搞了?

    这显然是不对的。训练中出了事故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在战场上出事故,从而导致某个战役,甚至是整个战局的失败!

    我们这些当首长当领导的要做的,就是不要让曾经发生过的事故再次重演,同样的错误绝对不能再犯!发现问题,就要拿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手段。

    我刚才向张司令员建议不让我军的飞行员跟有可能在战场上出现的苏联王牌飞行员进行空战,最根本的初衷,是因为我太清楚我们的歼七、歼六与米格25、米格23在技术装备方面的差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