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华夏的航空工业发展方向我说了算!-第3/3页
第一个方案主要针对18kg/s一级或更大流量的核心机及相关部件的设计、发展和验证,开发的技术可用于将来的大涡扇和涡喷发动机。
其核心是针对目前和未来的飞机推进系统,开发涡轮发动机燃气发生器技术。目标是把不断发展的技术装在先进燃气发生器中,在真实的发动机环境中评估其性能、成本、耐久性、修理性和维护性。
通过这种试验型核心机的试验,可以增强发动机关键技术在早期、以低的风险向工程发展转化,由此应用到派生的或新的发动机上。这些技术可用于广泛的军民用系统,包括飞机、导弹、陆地作战装置、船舶相应的航天发射。
另一个方案是主要针对2.27-13.6kg/s流量的核心机及相关部件的设计、发展和验证,开发的技术可用于将来的涡桨、涡轴、小涡扇和涡喷发动机。
这个方案又分成了三个部分:一个是针对2.27kg/s以下的发动机;第二个是针对4.53kg/s流量范围的涡轴发动机;第三个是针对6.8~13.6kg/s流量范围的轴流和离心叶片机。
一旦这个计划成功,就能够把这些核心机的尺寸放大一倍或缩小一半,再配上相应的低压部件,可以形成满足多种飞机要求的系列发动机。
显然,杨卫平是既不打算仿制苏联留里卡设计局的AL31,也不打算仿制美国普惠公司的F100-PW-100和英国罗罗公司TF30-P-412。他要凭借自己对未来航空发动机发展趋势的掌握,不仅要开发出华夏的第三代核心机,而还要开发出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第七代!
也正是基于这个出发点,杨卫平几乎全盘否定并推翻了国内目前正在研制的WS6、WS9等仿制加改良的航空发动机。没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机,就不可能让华夏的航空动力事业实现真正意义的腾飞。
杨卫平对华夏第一航空工业集团所属各个企业,进行了明细的具体分工指导:
设计、加工、装配、试验、分析先进部件,以便掌握新部件和改进部件的气动力学、热力学、机械性能、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的特性;
进行初始结构评估研究,重点是对结构寿命模型的验证,但不包括下一步的耐久性和燃气发生器部件技术的其它结构特征的评估。验证之后接下来就是寿命评估、保障性、稳态和瞬态性能以及对先进部件是否成熟到可以进行技术转化的检验;
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通过燃气发生器试验,评估涡轮发动机部件技术,验证性能、结构和成本模型和设计系统。利用核心机来验证可大幅降低耗油率、提高推重比和功重比,以及改善发动机燃气发生器的可靠性和维护性。
这个庞大的计划,杨卫平取了个内部保密代号“A计划”,由国防科工委直接管理,年度经费平圴为三亿美元。
A计划中,杨卫平不仅全面推行了并行工程方法,而且还导入了ISO质量管理标准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内企业一贯沿用的落后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而实现与国际接轨!RS
最快更新,阅读请。
G_罩杯女星偶像首拍A_V勇夺冠军在线观看!请关注微信公众号!:meinvmei222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