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第一代汉字编码数控程序-第3/3页





    这次回京,杨卫平从沪海带回来一百三十五名电子和计算机方面的精英人才,吴钩和潘耀田自然也在其中。

    计划经济的力量,加上一个字一块钱的高额奖金,使得潘耀田原先预计要花三个月才能完成的拆字工程,在十九天之内全部竟功。

    吴钩这个工作狂人,用了三天时间,将全部编码输入计算机,完成了第一套正式的汉字编码国际标准GB1978。

    这套GB1978编码,可以说是完全区别于ASCII编码的另一套计算机编码标准。不仅包括了简体汉字,繁体汉字也全都编入其内。

    吴钩听说杨卫平和潘耀田要用这套编码编写出世界第一套汉字数控程序,几乎是哭着喊着要杨主任带上他。对这样的要求,杨卫平当然乐于接受。

    社科院计算机研究所有好几台109丙大型计算机,听说杨主任带来了全球第一套汉字编码GB1978,可把社科院所有搞计算机研究的院士们乐坏了,有几个老院士甚至都哭了。

    有了国际标准编码系统,接下来当然就得解决输入法。

    于是乎,在杨主任把他对五笔输入法的使用心得以及五笔字根表贡献出来后,社科院计算机研究所马上开始了五笔输入法的编程攻坚战。

    有了正确的编程方向,有了汉字编码,加上还有吴钩这个手速达到每分钟200字符的超级快手,三天之后,杨氏五笔输入法宣布新鲜出炉。

    这期间,杨卫平将天工实验室正在研究的DRAM技术无偿的拿出来供社科院的计算机和微电子专家们分享。这种新理念,顿时让这些老院士们如获至宝。为未来华夏在集成电路领域的爆炸式发展,拓展了新思路。

    杨卫平掌握的那套七余度数控程序,与潘耀田掌握的数控程序,都是基于ASCII编码编写出来的,现在要完全转换成汉字编码,当然工作量不小。

    好在吴钩在计算机编程方面堪称是个天才,而且在编程专业技术方面比潘耀田更显得专业。

    不论是设计程序架构,还是设计操作界面,吴钩都表现出了超人一筹的天赋。

    这是杨卫平从沪海回到京城的第18天。

    华夏第一精密机床工业集团总公司新修建的恒温车间里面,二百多名技术骨干都围绕着一台崭新的升降台龙门铣床四周,安静地注视着杨卫平、潘耀田、吴钩安装新的数控程序和程序控制器。

    让所有最关注的无疑是新研制成功的可以直接汉字编码的编码器。

    这种编码器是一种旋转式脉冲发生器,是一个绝对式位置检测装置,由粗编码器和精编码器两个码盘组成。

    粗编码器用于检查某个坐标的DM和CM位,在机床坐标位置显示器上显示。

    精编码器则用于检查某个坐标的MM位及0.1MM根据报警信息。这个码盘有十六个码道,每一码道用磁敏电阻输入状态的变化来测位移量。

    潘耀田将最后两个总线驱动器和伺服控制器安装完,检查后确定不存在安装问题后,长长地吁了口气,起身对看起来稍显有点紧张的杨卫平说道:“杨主任,可以开动了!”

    杨卫平右手食指慢慢移动电源开关的绿色按纽上,或许是因为这是第一款汉字编码的数控程序,杨卫平的手指都有点轻轻颤抖。

    最快更新,阅读请。

    泰国最胸女主播全新激_情视频曝光 扑倒男主好饥_渴!!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在线看:meinvgan123!!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