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意外的收获-第2/3页





    看着杨卫平左拎右提胳膊夹的将所买的东西从柜台上拿起,胖大婶好奇地问道:“小伙子,你这是帮公家买的吧?”

    由不得这位胖大婶好奇,她在供销社呆了快三年了,第一次看到这么年轻的小伙子一次性消费这么大一笔“巨款”。

    “嗯!我是上岭村生产队的插队知青。”杨卫平微笑着点头答道:“今天队里来公社缴公粮,让我过来顺便捎带一点办公用品回去。”

    “我就说呢!私人哪有买这些东西的。”胖大婶恍然大悟地笑道:“你如果要开介绍信,得去找公社的办公室主任郑自力,他是我们家当家的,你过去就说是我介绍你来的。”

    杨卫平正愁呆会儿不知道去找谁开介绍信,听到胖大婶这么一说,赶紧连连称谢,一溜小跑着出了供销社。

    回到公社大院里的公粮过磅点,上岭村的村民和知青看到杨卫平手里提拎着这么多东西,不由一个个都感到惊异。

    “小杨,你买这么多马灯干嘛?”脸膛黝黑发亮的罗解放惑然不解地望着杨卫平拎着的四盏马灯和煤油桶问道:“队上好像没让你代为采购东西啊!”

    “我这是私人买的,罗队长。”杨卫平淡然笑道:“我晚上要看书,灯不亮,对眼睛不好,所以多买几盏,照着亮堂。”

    “真是个败家仔,就算手头有钱,也不能这么乱花啊!”罗解放婉惜地摇头叹道。

    杨卫平笑了笑,没说什么,走到何国栋和周援朝身则,将买来的一大堆东西在他俩负责的那辆独轮车上放好。

    “卫平,你哪来的钱买这么多东西?”何国栋微皱着眉着轻声问道。

    “回去再说,现在说这个不太方便。”杨卫平低声答道:“我现在得去公社办公室找郑主任开一张介绍信,改天还得抽时间去趟县城。”

    “你开介绍信想做什么?”周援朝怔然问道。

    杨卫平拆开一条大前门香烟,分别塞给何国栋、周援朝一人一包,自己塞了两包在裤兜里,然后将余下的大半条跟另外那条没拆封的包在一起,顺手交到周援朝手里,“援朝哥,这个你先收着,晚上我回来再跟你们解释。我先走了,不用等我,我现在还不定什么时候能回去。”

    说完后,杨卫平也没等何国栋和周援朝回话,转身迈开大步,往大院东端那座小院门小跑着过去。

    这座院子比西院大,占地估摸着超过两亩地,青石院墙高约三米,上面还插着满满的杂乱无章的碎玻璃片。

    地面都铺着平整的麻石板,靠东墙立了块木制的宣传栏,上面贴了些程功看不大清楚的大字报之类的红纸白纸。

    南面墙上写写大大的“农业学大寨”“欢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等醒目标语。

    院里建筑大多都是窑洞结构,最抢眼的是一幢二层高,二十多米宽,正面上有个红五星的楼房。

    杨卫平神色泰然地径直朝那栋办公楼走去。

    刚走到中间楼道口,就见公社书记陈家良与另一位身穿深蓝色工作服的中年男子一前一后地从楼上往下走。

    “大舅哥,你就别送了,这么点小事,放心吧,包在我身上了。”那名穿深蓝色工作服的中年男人转身朝陈家良摆手说道。

    “有根啊,我们公社现在正是夏粮抢收的关键时候,那辆大拖拉机如果不能及时修好,肯定会影响到全公社,乃至全县的夏粮征收任务,因此,这件事我就拜托你了。”陈家良显得很严肃地叮嘱着说道。

    中年男子朗声笑了笑,拍着胸脯答道:“一定一定。”说完后,人已经到了楼梯口,经过杨卫平身边时,有意无意地朝杨卫平打量了一眼,然后从一楼走道推出一辆半旧的永久牌二八自行车,骑上车两脚连蹬,扬长而去。

    虽然只是匆匆打了个照面,但杨卫平有种直觉,这人应该是搞技术的。

    陈家良居高临下的看了杨卫平一眼,见杨卫平往楼上走,不由皱眉问道:“你哪来的?找谁?”

    “陈书记,您好。”杨卫平不卑不亢地答道:“我是杨卫平,上岭村插队知青,想请公社给我开一张介绍信,去县里面的印刷厂买一批材料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