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大明监国-第2/3页





    朱慈烺想想数日之前那一幕,他心有余悸,不寒而栗,离开了这个地方还好,现在又到了这里,有些事他不能不想,他挥之不去,他强迫自己不去想,但是这东西就像恶魔鬼怪一样,非要跳进来折磨他。

    就是在这里——这个生养他、他长大的地方,这个万民向往而又不能轻易得到的地方,这个对他来说象征着地位和未来的地方,却是他挥之不去的梦魇。

    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件事的人,永远也不会明白,他的父皇成了杀了狂魔,几位母后和姐妹等一家亲人全部被父皇像仇人一样手刃!

    那一天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年仅15岁的他,本来是童真一样的年纪,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多亏他逃得及时才幸免于难,当时他吓得精神分裂了,为什么要生在帝王之家,当个穷苦的百姓多好?老天真是无眼!

    就是现在他也不想再当什么太子了,旧地重游,他父皇疯狂杀人的情景和他的母后和公主姐妹残死在他父皇剑下的镜头不断在他脑海里涌现,当天晚上他还几次从梦中惊醒,侍读李世淳和小太监日夜守在身边侍候,但是从这天起,太子一天到晚面色木讷,沉默寡言,一句话都不多说。

    让吃饭也不吃,喝茶也不喝,读书也不读,写字也不写,什么都不干,就这样一天到晚呆坐着。

    侍读和宫女和太监,也只好这样一天到晚陪着,形影不离而又无可奈何,有时候劝不了,就一起发呆。

    然而国家不可一日无主,吕大器,史可法,姜日广,马士英等这些大明的朝臣有事奏到太子面前,太子沉默半天最后全都推到了林毅身边。

    到最后他干脆就住进东宫,什么事也都不管了。有吃有喝有人陪着,想读书读书,想练剑练剑,想发呆发呆。

    文武百官一看,这怎么能成呢?看起来太子是受了重大刺激,精神出问题了,赶紧让太医给太诊治,但是太医只是摇头,也诊断不出什么毛病。

    这一下文武大臣都没招了,最后他们和小福王、桂王、鲁王、潞王等人商议之后,一同来见林毅,一致要求林毅登基坐殿。

    林毅百般推脱,最后实在拗不过他们,只答应临时监国,到将来太子神情稳定了,长大了以后,能够处理朝政了,再君临天下,江山还是他们朱家的,他还是愿意当一个大明的朝臣,甚至边疆的一个军将,执干戈以卫桑梓。

    姜日广,史可法,马士英,吕大器,以及朱家的几位亲王等人都答应了,跪倒在临沂面前,让林毅临时建国。

    不过林毅告诉他们,朝中的一些日常事务该怎么处理还怎么处理,先按原来的制度执行,仗打完后在再说治国安邦之事,当然那些重要的事情由他来裁决,他可不想再像皇帝崇祯那样,事必躬亲,要是那样的话,大明这么大,大事小情多如牛毛,就是不吃不喝不睡,通宵达旦,别说一个林毅,就十个林毅,也得累倒在岗位上。

    姜日广和吕大器、史可法等人就答应了,就相当于内阁的一些日常事务,全部交给他们处理,但是林毅告诉他们,要减租减赋,不得擅自增加赋税,要他们多为老百姓多办好事,鼓励农耕,治理漕运,赈济灾民,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多惩治贪官污吏。特别是一些文官,不要在一起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扯皮推诿,如再发现格杀勿论。

    这下等于给那些文官东林党集团敲响了警钟。现在这些文官集团他们可以不怕崇祯皇帝,也可以不怕太子,但是就怕林毅。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当然知道林毅的出身和来龙去脉,这是从一个边军小卒崛起的战神,这是一个绝不会接受逆来顺受的统治者,无论鞑子还是流贼,还是朝廷的锦衣卫,谁在他面前说不,那就是死路一条,简直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