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科学分类法(上)-第4/5页





    所以,整体的人类知识体系的分类,是十分混乱的。

    如果说500年前的达芬奇还可以说是一个人通晓当时世界一半以上的知识的话,那么时代发展到了今天,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说自己通晓世界上万分之一的知识。

    也正是因为上面说的这些。当端晴端寒姐妹看到墙壁上的这条吞噬世界之蛇的时候,才难以控制住自己情绪。她们发现,这条蛇做到了“全套科技树”的分类与整合。

    “这是我们对‘全套科技分类’这件事情的猜想,没想到已经被别人搞出来了。”端晴解释道。

    “说来也简单,这是一种按照‘大小’,对科学进行分类的方法。”

    “按照这种方式,就可以对科学进行分类了!”

    按照端晴的说法,所谓科学,就是对某种事物进行研究。而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尺寸的上下范围。每种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

    比如生物学,研究的就是从细菌大小的物体,到恐龙大小的物体。这个范围是多少呢?大约是10^-6m~10^2m那么大的范围。

    比如量子力学,研究的就是基本粒子尺度级别的物体,这个范围大概是10^-15m~10^-31m那么小。

    比如化学,研究的就是分子级别的物体,这个范围大约是10^-10m~10^-5m那么大。

    等等……

    也就是说,按照该学科的研究对象的体积上的大小进行分类。

    端晴:“很扯,却并非完全没道理。但是,比如说……文学,怎么分类?”

    “其实还是有办法的。这种分类,把‘文学’看作是人脑对于“编码成文字”的信息所产生的情绪变化的过程的集合。换句话说,这种分类法把‘文学’当成了一种纯粹的理工科,用生物学,神经学,计算科学,行为学,认知科学等方法来解释。而彻底抛弃了的人物情节场景三要素啊,故事构成桥段设计等文学概念,把文学和人类完全当成一种物体来进行研究。所以,文学在这种分类法中,是作为一种交叉学科来呈现的,所属的范畴是10^1m这个量级。”

    “在这种分类法当中,我们用定量的分析,来代替文学当中大量模糊的,无法实践的分析。”

    “再来看看建筑学。按照尺度很好分类这个不谈。我们还可以将这门学科分解成力学、材料学、美学等……而像美学这种哲学的二级学科,同样按照上述对文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再比如经济学……额,经济学最简单了你就记住所有经济学家的预测都是错误的就可以了。”

    “再比如说信息科学,其实是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一种衍生学科……”

    “还有很多很多学科,都可以在这条大蛇上面找到位置!”

    端晴将自带的终端用不知道什么方法,和这条大蛇连接。紧接着,这条大蛇好像被激活了一样,某些部分已经发出了光。

    被点亮了。像背光,又像夜空中的星星。上面的脉络渐渐清晰起来。

    从蛇的尾巴到蛇的头部一点一点看。

    蛇的尾巴是量子力学的范畴,然后是凝聚态物理,然后是化学,然后是分子生物学,材料力学,纳米技术等。

    从蛇的尾巴出发渐渐到蛇的中部,这里越来越庞大,涵盖的学科也越来越多。最终,在10^-1~10^3这个区间内,学科的数量达到了最多!包括了系统科学、混沌学、政治学、导弹学、出版学、生物学、雕刻学等各种类型,可以说人类知识的绝大部分都集中在了这个部分。但是在大蛇庞大的身躯上,这个区间只是一段极为不起眼的部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