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留守匡琦
? “他答应了么?”
“他倒是不想答应,但,他还有选择的余地么?”
居高临下站在斑驳的城墙上,我看着他的背影越变越小,最后隐没在厚重的夜色里。
倒不是他真的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要他愿意放弃统治徐州的机会,牺牲自己的小命,其实他可以选择不跟我合作。
“大哥不愧是大哥,”一旁的徐庶由衷赞道。“当初士元想出这个计策的时候,就算是元直,也觉得有些异想天开,没想到还是让大哥办成了。”
我不置可否。庞统的计策之所以能够如此水到渠成,其实跟我没什么关系,当我知道陈登竟也有这般心思的时候,我自己也吓了一跳。只能说是运气好,事有凑巧罢了。
尽管并不如白日里太阳暴晒时燥热与炎烈,但这个夜晚毕竟还是夏日的夜晚,微微扬起的风依然闷热,就在站在城墙的这么一会,我的脑门上立刻就炙出了一层细汗。
“说起庞统,好像今天都没有看见他。”我转过身,看着城头上仍然飘着“曹”字大旗的匡琦。“他人呢?”
跟陈登合作的意义,是为了瞒住曹操的耳目,不让他知道江东军已至,确保我们能够安心当一只躲在螳螂身后的黄雀。做戏,就要有做戏的样子,除了城头的帅气不撤,我们身上都穿着陈登提供的,曹军的制式兵甲。
但匡琦确实是落在了我手中了,城中的百姓要瞒也瞒不住。入了夜,该宵禁的,还是得宵禁。
“士元去给大哥找投名状去了。”徐庶的微笑看起来比庞统舒服多了。“联合袁公的计策是他提的,他当然要从中奔走,保证策略的正确实施。现在算算……士元应该在去往阳武的路上了。”
阳武,是一座黄河南岸的城池,也是从白马和延津出兵许昌的必经之路。根据贾诩传回来的情报,尽管初战折了颜良和文丑,但是仍然兵多将广的袁绍还是通过了白马和延津,进入了阳武。而曹操则选择了退守官渡,看来是打算将兵力集中在这里,与那袁绍决一死战了。
“干嘛一定要找那伪君子?”我不由自主一声冷哼。
庞统去阳武,当然为了通过刘备,帮我和袁绍结盟。先不说他能否成功,理智上,我当然知道此次跟袁绍的结盟,对我来说是有莫大的好处的。问题是一想到中间人是那个刘备,我就浑身不舒服。
当然没有人接话。徐庶在掩嘴偷笑,刘晔则扶额轻叹,鲁肃翻了个白眼,贾诩干脆直接白了我一眼。
是,答案不用说他们我自己也明白。刘备是天子在朝堂上亲自承认的皇叔,身份尊贵,血统超然,更何况他还是去年的衣带诏事件中唯一的幸存者,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诸侯可以拿来攻击曹操的借口,就像被曹操挟持以号令天下的天子一样。当然了,于公于私,他刘玄德也必须要把天子从曹操手中解救出来。
正因为刘备身体里的血,所以,直接去和袁绍提结盟跟找刘备是两回事。前者就算成了也只不过是四世三公、坐拥青冀幽并的大诸侯袁绍的附庸;如果通过刘备的中介与袁绍结盟,江东军就是同样有志匡扶汉室的另一支义军,至少地位与袁绍平等,而不是被统属的关系——这对战后的利益分配,相当重要。
所以就算心里再不爽,我还是同意庞统尽快赶赴阳武联络刘备。完全不考虑利益只凭个人喜恶行事,那是孙翊那种死小鬼才会干出来的事儿。
只是……有时候我忍不住会想,这种屈从现实的不得不违背本心的理智,真的能称得上成熟吗?
“需要去信给张昭大人,让他安排人手过来接管吗?”刘晔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