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第5/6页





    何远能够从很多细节里,看到导演内心的纠结,以及恐慌情绪。

    别的不说,像传统商业电影里经常出现的转折,在这里就有重复好几次的出现。

    一开始男主逃离地底,被人查车,送进局子里。

    接着爷爷来接他,一同被关进局子里,然后遇到地震。

    再之后好不容易逃离出来,要被安排去地下城,结果又被救援校队临时征用。

    之后在救援路上,遭遇山崩,爷爷也因此死亡。

    分道扬镳之后,路上又遇到其他救援小队的幸存成员,重新开始火种计划……

    在这部电影里,大量的运用了各种转折。

    小的转折和大的转折,一环一环的套在一起。

    用转折的目的呢,是为了控制观众的情绪。

    何远能够感受到,导演极力的想要将观众的情绪,给牢牢的掌控在手里,因此不停的用各种转折剧情,持续加快剧情的节奏,用句影迷的话来形容就是,“全程毫无尿点”。

    但很多事情是过犹不及的,情绪绷的太紧之后,很容易就会发生断裂。而导演在进行这些转折的时候,有些地方略显生硬,使得观众并没有进入到层次递进的情绪中去,直接导致观众会时不时的从情绪当中脱离出来。

    别的不说,何远自己在看的时候,就有几个点比较脱戏。

    一个是吴孟达看到上海建筑时的突然煽情。

    一个是男主在爷爷死后,与救援队分道扬镳,之后遇到其他救援队的幸存人员,突然就觉醒了,从一个熊孩子蜕变成了愿意为人类,为地球而献身的小英雄。

    还有一个是女主在那里广播求助时的突然煽情。

    都让何远瞬间脱戏。

    何远查了下导演的资历,发现这导演居然是郭帆。

    也就是那个《李献计历险记》,《同桌的你》的导演。

    《同桌的你》何远曾经去电影院看过,甚至看完之后,还专门去贴吧,去豆瓣,对电影进行过点评。

    这对一个对电影不怎么关注的用户来说,是一种破天荒的行为。

    何远对这部电影印象非常深刻,深刻在哪里呢?

    主要是男主的遭遇。

    一个在外人眼前,在上个世纪就出国留学,拿着国外的文凭,就职国外的公司,在国外工作和生活,对于很多内地人来说,男主非常的了不起。

    但,事实呢……

    男主不过是一个职场失败,可以被上司任意侮辱。情感失败,女朋友背着他跟被人偷情。人生失败,都已经到了那个年纪了,每天还要坐地铁上班,吃着公司楼下的热狗,出门打卡赶时间的颓废上班族。

    没有理想,没有骨气,没有未来,什么都没有的“中年人”。

    那时候何远对这部电影就非常有共鸣。

    没想到几年后,何远真的活成了他的样子。

    再之后,男主回国,曾经跟在他屁股后面的那些同学,已经有了阶级。曾经混的好的,现在变得落魄了,曾经落魄的,现在混的好了。

    巨大的落差,像是一堵墙,横在现实与记忆之中。

    至于男主的那些过往,何远反而没什么共鸣。

    对何远来说,他就没什么青春,什么谈恋爱啊,打胎啊,跟他都没什么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