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第3/6页





    不是流量明星?

    何远眼睛一亮,开始对电影感起了兴趣。

    他稍微扭了扭腰,换了个舒服的姿势,开始欣赏起电影。

    影片从一开始,给何远的感觉,始终有些怪怪的。

    看了快半小时后,何远总算回过味儿来,知道这种怪异的感觉是什么了。

    本来嘛,在大家印象里,像这种科幻片,还是世界末日背景的科幻片,一般来说,都会有一个具体的敌人,然后主角身披主角光环,完成各种可有可无的前提条件,好不容易杀到反派那里,被反派揍了个半死,危急关头突然领悟“爱与正义”,“什么叫**”,然后怒气值爆棚,对反派施展剧情杀……

    这部片子,整体节奏其实也是这样。

    只是呢,这里把那个邪恶的大反派,换成了木星。

    把那些弯弯绕绕,可有可无的前提条件,换成了救援任务。

    最重要的一点,这里把主角一个英雄,换成了……嗯……一群。

    关键就是最后一点。

    用一群人当英雄的电影,不是没有。

    但这群人奋起的原因,不是因为金钱,不是因为权力,不是因为狗血的三角恋,也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大乱斗,而是因为一个很简单,很朴素的理由——想让自己的家园保存下来。

    整部片子的立意,一下子从个人利益的争斗,从那些情爱啊,仇恨啊,上升到了家国情怀。甚至抛弃了国家的概念,融合成了全民族,全世界的大爱。

    这在以往的科幻电影里,是很难看到的。

    何远以前不喜欢看那些电影电视剧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那些影视剧的立意太低了。

    打个比方来说,为什么主角一定要和政府机构作对,为什么主角一定要是受到迫害的一方?

    虽然从心理学上来讲,人类多多少少都具有被害妄想症,觉得自己得了好处,总会受到别人的迫害……但实际上来说,内容的制作方,是在刻意的放大这种人性的弱点,制造恐慌情绪。

    当然,不是说这种行为完全没意义,怎么说呢,存在即为合理,既然有这个市场,那么出现这样的产品,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任何东西都是过犹不及。

    当所有人都在一窝蜂的制作这种“商业化”内容的时候,其实向外传播的信息,就是一种很片面的负能量信息。

    为什么广电一直在禁止这种商业化的内容,越是理智的人越明白,像这种娱乐性的商品,最容易被普通人给接受,久而久之,他们对国家的印象就会潜移默化,就会将自己与国家摆在对立面,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他们下意识的反应就是,“国家是不是想迫害我”?

    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思想。

    想想十几年前,何远还小的那会儿。

    周围的人,基本上都是相信国家,相信党,中国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但是前几年呢,周围都是一片牧羊犬,不管在哪儿,都能看到那群牧羊犬的犬嚎。

    国内的高铁比不上国外的。

    国内的手机都是国外淘汰的。

    国内的吃的都比国外低N个等级,在国外都是狗都不吃的玩意儿。

    国内……

    甚至连生个孩子,都要不远千里的跑去国外,甚至死皮赖脸的憋住,一直到进入对方领空的时候,才在飞机上生下来,就为了拿到一个国外的户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