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北伐下(全书完)-第2/3页





    治理大陆是困难的,各种事务让人焦头烂额。面对广大的占领区,南京启用了包括南洋的学生、起义官员、前明军官武转文等各种方式去填补官位,守序对他们要求很低,不要惹出大乱子,还有把钱和粮食收上来,用什么方式真管不了。

    守序的精力基本上都扑在了工业建设和军队扩编上。

    汉冶萍、江铜集团、安铜集团、马钢集团、江南轻纺集团、紫金矿业,一座座企业奠基,这是一场资本的盛宴,也是属于军功贵族的盛宴。数以十万计的战俘被押到矿山,数百座蒸汽机从南洋运到,他们是中央政府真正的力量源泉,工业化的优势是压倒性的。

    扩军方面,陆军从南方征发5万青少年补充进军队。

    电白旅扩编为第7山地师,袖标为岳飞亲王。

    原有的警卫旗队师和青年团师组建新的第1军。

    以帝国师为基干,扩编第9师,袖标为蛇精灵,组建新的第2军,

    以髑髅师为基干,扩编第10师,袖标为红魔鬼,组建第军。

    以第5师为基干,扩编第11师,袖标为热带闪电。

    各部队人员基本满编,枪械齐全,但骑兵和炮兵等技术兵种一时有不少短缺,只能使用缴获战马组建的龙骑兵团替代。

    在陆军扩编整训期间,各部分别派出支队向北攻击。

    第2军先头部队攻占扬州、高邮,因担心鞑靼人扒开河堤,原地停下。

    第1军先头部队沿汉江上溯,占领襄樊。

    李定国恢复元气后从金三角出兵,占领滇西,隔怒江与张国柱对峙,吴三桂兵力虽多,却只能困守西南,只是冢中枯骨。

    李朝断绝进贡,向鞑靼人宣战,东北驻防八旗攻入半岛,朝军和东江镇退守洛东江防线,釜山环形防御带,北方舰队6艘战列舰驻于釜山港,舰队司令慕容鹉许诺,如果陆地不敌,舰队将帮助李朝撤退至济州岛。

    鞑靼人抽调到半岛到军队只有万余人,以抢劫和掳掠为目标,并无攻坚的决心。朝军2万鸟枪兵和1万东江军共同守住洛东江防线,半岛一时陷入游击战状态。

    1645年秋,全面北伐。

    守序以第7山地师、第11步兵师,和明军改编的练军看守西南。

    西线,第1军两个师兵分两路,警卫旗队师以涢水为补给线,过古老的三关道,经义阳三关,即武胜关、九里关、平靖关向北,攻克信阳。这条古道拥有000年的历史,早在天邑商的时代便是南北交通要道,天邑商的生命线,铜路。青年团师经新野进入南阳盆地,过方城山、鲁阳关,攻克鲁山县,师主力随后向右翼旋转,向郾城、临颍、许昌攻击前进。两路进军路线与岳飞在绍兴十年北伐中的主力进攻路线完全一致。

    第5师驻于武汉,为机动部队。

    东线是主攻方向,第2军、第军、近卫师、重骑兵师,及后勤部队近10万人沿运河北伐。

    鞑靼人在北方和大运河沿线的劫掠丧尽了民心,北伐军所到之处,军民纷纷迎降。

    在古老的徐州战场,鞑靼人集中了他们最后的野战力量,人数多达八万。

    岳乐和鳌拜死后,鞑靼人甚至找不到一位合格的统帅来率领这支大军。宿将凋零,宗王大部分都是孩子。信郡王多尼被削爵,军前效力,平郡王罗可铎在开封苦苦抵挡第1军。三大臣只能派出毫无作战经验的顺承郡王勒尔锦总统诸将,以多尼辅佐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