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柳联想拜访-第3/4页
历史上,联想集团虽然不争气,但对于原始股股东而言,其实回报率还是比较高的。上市之前到上市之后的收益率超过千倍。仅考虑上市之后的表现,依然还是创造了百倍以上收益率。
之所以,94年选择在港股市场上市,主要是因为,联想的盈利并不稳定,不符合a股市场上市的要求。历史上,联想初期,在硬件采购成本不占据优势,却是跟国外的c品牌打价格战。虽然,是通过降低机箱厚度,电源、主板等等硬件,采购更便宜的,以此来抵消cu、内存、显卡等等硬件采购成本不占据优势的弊端。
早期的联想能赢得市场,主要还是便宜、性价比路线,加上国内售后团队的建设,比海外品牌更有优势。后期,变成了c大厂之后,渐渐的膨胀起来,才变成了高价低配,糊弄消费者的产品。
联想被诟病,主要是从2004年,捡破烂收购了美国ib的c业务之后,联想总部搬迁到美国,也就意味着,这家公司实质上从中资企业,变成了美资企业。之后的联想,性质才逐渐的蜕变了。而联想高速增长和给股东更高回报的时期,是没有收购ib的c业务,没捡破烂之前。收购ib的c业务,则是严重降低了联想对股东的回报率。
现在的联想,本质上是一家销售公司,谈不上科技含量。由于,联想的主要股东,分别是新创业电子集团、中科院和联想的创始团队。就算是联想,依然是喜欢捡破烂,但好歹还是捡新创业系淘汰的落后产能,而不是捡美国的破烂。
而且,联想的银行贷款里面,近一半是恒生银行以125的年利率的。这个利率,相对于国内的银行贷款利率而言,已经算是偏低了。90年代,国内银行贷款利率很少有低于15。
一方面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内的物价逐渐转为市场价,所以,通胀增长较快。另外,则是改革开放初,不少的企业不太重视信用,违约率比较高。为了覆盖违约贷款造成的损失,不得不将正产的贷款利率提高。
后世的国内的利率逐渐降低,更大程度上,则是后来信用体系逐渐完善。企业和个人违约率,已经不像改革开放初期那么严重了。另外,则是很多商品逐渐从全面短缺,渐渐发展到了全面过剩的阶段,所以,利率逐渐进入了下降通道。
联想吞并盘古学习电脑品牌,在这个年代,也堪称是蛇吞象。30亿营收规模的公司,吞并600亿规模的巨头,而且,合并之后,还是以联想的团队为主。
靠着这个壮举,其实也是给联想带来了更大的政治影响力和声誉。甚至,联想靠着这一块资产积累的口碑,打入了教育市场。
目前,国内的计算机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几乎是仅次于语数外,成为第四大重点课程。甚至,中考、高考都是必考的。这个政策,最大的好处,就是国内基层码农根本不缺人。
计算机被纳入基础教育快十年了,这不仅仅对于软件和硬件行业大有好处。甚至,一些比较传统的制造业,也是受益匪浅。比如,一些简单的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甚至不需要引进,传统工业结合懂一定计算机编程技术的,自己都可以从简单开始着手设计,逐渐到设计更复杂的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线。
总体而言,把计算机列入基础教育之后,短期受益程度,甚至比数理化和外语更重要。国内以前的缺乏工业人才,最基础的工业技术人员,需要数理化功底,所以,把数理化的地位提的很高。改革开放之后,技术交流和进出口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所以,尽管95的人都不需要掌握外语,但却为了5的外语人才的缺口,而把外语普及到全国。本质上,极少数人将外语学号的有用的,绝大部分人却是证明了一件事,又学了一门学不好用不到的知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