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五章 入阵(九)-第3/4页





        这番宣讲的结果就是,所有民夫几乎同时表态,愿意加入步军为了恩公厮杀。

        毕竟这还是个尚武的时代,毕竟这个时代的人心,还没有因为战乱而彻底崩坏,人们还懂得报恩的道理。

        饶是如此,徐乐也没有真的把他们随便练一练就派上战场,而是以江淮军为主体,在里面加入少量的民壮,算是最大可能保全这些人性命。

        不管怎么说,当这支步军加入之后,徐乐的打法就比以前更为积极。

        从之前闭门死守,到现在可以出寨迎敌,从守城战变为阵战。

        原本闭门不出,是担心骑兵杀发了性收不住,很容易中对方埋伏,现在就没这个担心。

        毕竟步兵的行动速度有限,哪怕真的想要追击,骑兵也能及时把他们拉回来。

        徐乐又令韩约配合高世雄统帅步兵,小门神素来稳健,更不会贪功冒进,有他做主将自己就更加放心。

        最厉害的后招,还是玄甲骑。

        每次出战时,徐乐必然率领一小队甲骑出战作为接应。

        既可驱逐瓦岗骑兵,也能保证自己的大军处于控制之内。

        像是今日厮杀,就是如此安排。

        由于玄甲骑改变战术,裴仁基也只能被迫变化。

        他的用兵手段本就不如徐世勣灵活流畅,徐乐变了战术,原先的预留手段就更用不上,只能另想办法。

        大的方向不变,细节上做出调整。

        裴仁基放弃了小队袭扰诱敌决战的战术,改为了以一定规模的兵力向徐乐挑战。

        他并不指望真的在阵战中打败徐乐,而是希望尽可能杀伤徐乐的兵力。

        你的骑兵厉害,难道步兵也能如此?

        只要让玄甲的步兵不断受损,徐乐就还得退回到之前坚守不出的状态。

        通过消灭玄甲骑的步兵,还能提振三军士气,让兵士意识到玄甲骑并非不可战胜。

        要说他的想法不能算错,至少可以归为中规中矩。

        只是面对玄甲骑这等对手,中规中矩显然远远不够。

        这支被攻击的步兵,原本是带了若干攻城器械,准备在徐乐的军寨前摆开,进行战略上的恐吓压制。

        没想到徐乐所部反应,远比裴仁基预想中激烈多了。

        寨门开放步、骑齐出,明明是两千人的大军,被玄甲骑步骑六百给压制住,场面上反倒是处于绝对下风。

        这支瓦岗步兵的主将亦是大隋军中宿将,戎马多年经验丰富,临阵指挥手腕堪称高明。

        从交战到现在,他的调度并没有什么错误,也没有露出破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