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舍本逐末-第2/4页





    正是如此,白华伟与刘尊岭才在反潜搜索上费尽了脑汁。

    关键就是,是否需要对航线做出修改,设法绕过纽兰潜艇埋伏的海域。

    最理想的选择,自然是继续向西航行,依靠部署在威岛,以及管岛的反潜巡逻机提供的掩护,航行到狭夷海沟以东海域,再转向北上,然后从西边发起突击,与在北东望洋待命的纽兰舰队决战。

    只是,绕这么大个圈子,至少要耽搁一周时间。

    此外,第四十一特混舰队还得在北马群岛附近进行一次燃油补给。

    如果情况紧急,或者发生了意外,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就要在燃油不足的情况下,跟纽兰舰队决战。反过来,如果白华伟坚持首先完成补给,就很有可能错过决战机会,从而丧失战场主动权。

    当然,这是小问题。

    第四十一特混舰队有3艘快速战斗支援舰,还有3艘速度慢一点的综合补给舰。如果只需要进行燃油补给,完全可以在航行途中进行,最多也就是无法全速航行,不过特混舰队本身就很少全速航行。

    耽搁的一周时间才是大问题。

    下午就已收到情报,在阿留群岛南面有一支规模庞大的登陆舰队,主力是6艘搭载了垂直起降战斗机的两栖攻击舰。在夺取了制海权,而且暂时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之下,纽兰军队肯定会发起登陆作战行动。只要后勤保障能及时到位,动用1个陆战师,肯定能在1周内打下1座岛屿。

    让纽兰军队在阿留群岛站稳脚跟,绝不是什么好事。

    虽然在军事上,丢掉一座常年冰封的孤岛,算不上什么大事,等到帝国海军夺得战略主动权,一个反击就能打下来,甚至不需要反击,长期的封锁就能让岛上的敌人投降,但是从政治的角度看,这是无法接受的失败,必然会对海军的声望产生影响,甚至会逼迫帝国当局调整军事战略。

    说得严重一点,肯定会人为此丢掉乌纱帽。

    关键就是,在第一次全球大战结束后,过去的70年里,帝国没丢掉一块领土!

    可见,只要断定纽兰海军会在夺得制海权之后,或者是不存在需要争夺制海权的情况下发起登陆作战行动,帝国海军司令部就会命令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火速北上,寻找在北东望洋上活动的纽兰舰队,并与之决战。

    这样一来,就不能向西绕行。

    那么,为了避开埋伏在中转岛西边的纽兰潜艇,就只能从中转岛东边北上,直接穿过霍瓦依群岛。

    其实,这也是白华伟与刘尊岭都在回避的问题。

    不是说群岛中间的那些水道不够安全,而是此举很有可能正中敌人的下怀。

    在下午获得的情报已经提到,纽兰舰队在阿留群岛南面,也就是北东望洋中部,距离霍瓦依群岛还不到3000千米。关键是,这是4日上午的情报,而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就算立即转向北上,也要在5日上午才能够到达霍瓦依群岛中部海域,并且在5日下午经霍瓦依群岛进入北东望洋。

    这中间相差了约30个小时。

    充分利用这30个小时,纽兰舰队最多能向南航行1700千米。哪怕以巡航速度南下,也能在5日傍晚到达霍瓦依群岛北面大约1500千米处,从而在5日夜间,最迟6日凌晨攻击第四十一特混舰队。

    此外还有,第四十一特混舰队未必会全速北上。

    考虑到燃油的问题,特别是在进入北东望洋之后很难获得进行燃油补给的机会,所以得在北上途中尽量的节约燃油,确保在进入北东望洋之后,剩下的燃油足够让第四十一特混舰队执行5到7天的作战任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