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深圳邮件 下-第3/5页
华北地带,以黄土地为主。南方,以丘陵山坡地段为主。生活在内陆的人,没有见过大海,很正常。视野有限,距离有限,使得有些内陆的人一辈子没有见过大海。没有见过大海的人,自然不会知道大海广淼。久居海边的人,同样不会知道内陆的美好。在海滨,有椰子树,有香蕉树。海边的风景,是咸咸的味道。一望无际的大海,在游轮的拖动下,把人们的想思带向了远处。
张志强,在深圳,没有去过甚远的地方。他去过的一个地方,叫做竹林。具体的名字,叫做板画竹林。那里,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可能是大城市里面的土地有限,使得这个竹林,规模不大。大城市里面,除了路面好之外,在张志强眼中,看不到其他的好东西。在去板画竹林的时候,张志强就有这样的感受。在游玩的路上,是清一色的柏油路面。农村,就不一样了。张志强生活的村庄,在他记事的时候,就是土路。泥土路,给穷人以亲切感。一辈子与土地结缘的农民,看到黄土地,就像是看到了自己的亲人一样。
张志强在深圳的那段时间,买了一双鞋子。关于买双鞋的事情,也是一件值得研讨的事。张志强去深圳的时候,带了两双鞋子。因为干的活,个别人的不一样,使得张志强所穿的鞋子很费。张志强去买鞋子的时候,转了两个地方。最后,在一个路边的摊位处,买了一双鞋子:七十五块钱。张志强,很心疼。尽管当时,他一个月拿两千五百的工资。一个从穷人家出来的孩子,心理上要富有起来,是一件艰难的事情。
一双七十五元的鞋子,是一个假冒的鞋子。那个鞋子上面,有一个图画,是一个著名球星的图画。球星的名字,叫做乔丹。张志强买鞋子的时候,不是冲着乔丹去的。一个农村的孩子,在卖衣服的时候,考虑的是合适问题。只要是合适的东西,穿上舒服,张志强都会去选择。品牌问题,在一个农村走出来的孩子脑海里,尚未形成。花了七十五元买的鞋子,随着张志强一起,从深圳回到了家乡。一双从外地回来的鞋子,获得了家人瞩目的眼球。在张志强母亲看来,鞋子不错。在张志强看来,鞋子也是不错。
深圳作为一个大城市,有许多好地方。在深圳,有玩的地方,也有干活的地方。张志强所在的地方,是一个干活的地方。工厂林立的地方,自自然是干活的地方。没有什么好的去处,只能在厂区内外活动。休息的时候,挺累。因为累,所以张志强活动的范围,就更小了。
上班的路上,有一座天桥。那座天桥,是直通厂区的要道。
张志强在深圳,听说了一些事,见到了一些事。有的事,在张志强的脑海里已经成了故事。有的事,在张志强的心中,却历历在目。大城市和乡村的差别,体现在方方面面。大城市和乡村的差别,显而易见。
在农村,不会有高楼林立的景象。宽阔的道路,也是罕见的。乡村的田间地头,有的是羊肠小道。三临五里的村庄,常见崎岖小道。行驶在田间地头的交通工具,以拖拉机为主。前轮驱动,马力劲足的手扶拖拉机,是农民兄弟的好帮手。随着电动车的风靡,祖国大地上,充斥着各色品牌的电动车。数以亿计农民,把自行车改换了电动车。随着时代的推移,自行车的倩影,正一步步的消失于人们视野。
小偷在深圳常见。有这样的小偷,有那样的小偷。张志强在深圳,自己没有遇到过小偷。和他一起在工厂上班的同学,倒是有人遇到过小偷。遭遇小偷的人,也多与人的性别有关。男士在大街上,遇到小偷的几率,要比女士小些。在去上班的路上,那座天桥,是小偷常见地方。究其原因,和天桥所在的位置有关。天桥正处员工上班必经要道,特定时间段人流量大。人多的地方,是小偷选择下手的一个原因。天桥,是钢构。走在上面,能真切感受到它的颤动和不安。工厂里的打工仔们,晚上八点多下班。春夏秋冬,年复一年,重复着相同的作息规律。冬季,是诱发偷盗事件的季节。夏季,也是如此。冬天天气寒冷,人们穿的厚。夏季天气炎热,少男少女穿的少。无论是穿的厚,还是穿的少,都会诱发被盗:穿的少了,被盗目标所处位置明显,手机或现金是在臀部还是上衣口袋,都会让人一目了然。穿的厚了,感觉不敏感,被小偷得手时,受害者不宜感受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