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十七章



    外头烈日当头,而身处阴冷潮湿的牢房之人,却着实落得个满身狼狈。

    一盆冰冷的水从头顶浇下,浑着身上的伤口,一地淌着鲜红。

    那人动了动,两腕被锁链吊着,只能是微微抬起了头,对面之人瞧他醒来,笑着道:“我说孙大人,您还是认罪吧,反正都是要死的,何苦受这皮肉之苦呢?”

    孙贯弘笑了,猛咳了几声,朝着面前之人狠狠吐了口口水,怒骂:“沈甲,老夫一生行的正坐得端,莫要拿你那下作手段来唬我。认罪?绝无可能!”

    沈甲脸色微沉,一把抹了脸上的吐沫,冷笑道:“好,孙大人可当真是有骨气。来人,给我打,狠狠的打,打到他给我认罪画押为止!”

    啪啪的鞭声,一声一声回荡在这牢房之中,可当事之人却半声未吭,挺直着脊梁,一身傲骨。

    半晌过后,施行之人汇报:“大人,他又晕了。”

    沈甲皱眉:“给我泼醒了,继续打。”

    身旁有人瞧了瞧状况,忍不住开口提醒:“大人,若是再打下去,怕是等不到他认罪人便已经死了。”

    沈甲脸色微沉,施行了一天也没能撬动这老东西的嘴,不由瞪着那手握鞭子之人骂道:“没用的东西!”

    转身嘱咐道:“别让这老东西死了,否则你们一个个的都吃不了兜着走!”奋力一挥衣袖,人便离开了牢房。

    孙贯弘被人解下了锁链,整个人被丢进了牢房。

    摔在地上伤口撕裂,人便随之疼醒。

    牢房外的看护三三两两坐在一块喝酒聊天,一人嘲讽道:“我还当他真是个清官,想不到山贼屋里一窝匪,我呸!”

    另一人也道:“就是,就是,你瞧瞧我们几个,整日累死累活的也就拿那么一点银子,可还不够人一顿饭塞牙缝的呢。”

    聊着聊着,众人似乎有些醉了,有人头晕呼呼道:“咦,今日这酒倒是奇怪,后劲怎么这么大。”

    话说完,人便咚的一下砸在桌上,晕了过去。

    另外几人亦是如此,昏迷不醒的倒在地上。

    “孙大人。”牢房外,忽听见有人喊他。

    孙贯弘后背一僵,喝道:“谁!”

    那人轻笑,缓缓走近:“怕是孙大人记性不好,连我的声音也是记不得了。”

    那人的容颜在孙贯弘的眼中缓缓清晰,他的瞳孔瞬间放大,几乎是立刻脱口而出:“太子殿下!”

    傅缙颔首,看孙贯弘一把老骨头,浑身都是鞭伤,道:“看来孙大人受了不少的刑。”

    孙贯弘动了动身,强撑着毅力坐了起来,凄凉笑道:“老夫一世清明,不曾想到头来竟是落得个无人送终,遗臭万年的下场。可笑,可笑。”

    “我知太子来这的目的,可如今太子已是瞧见我的下场,怕是也无心朝堂纷争之事了。”孙贯弘为人迂腐,所以一直以来哪怕立了储君都保持着中立的态度。

    朝中皇后只手遮天,沈家一脉更是占了大半的朝堂,说起来倒也是可笑,堂堂一国之君,四面八方都是沈家一脉,就连太子。

    太子虽与沈家不和,可毕竟亦是沈家亲的嫡外孙,虽然蓉贵妃早逝,可当今皇后可是太子的亲姨母。

    究竟是真不和还是作假,谁能知晓。

    “我听闻孙大人近日在查慧贵人一事?”傅缙未曾理会他方才的话,反倒另外说起了一个话题。

    孙贯弘本是死灰的眼瞬间抬起,看向傅缙,指尖微微颤抖:“慧贵人的死是有人预谋的。”

    傅缙扬起了眉,问道:“那孙大人可是知道了些什么?”

    孙贯弘攥紧的双手,抖得厉害。

    他明知自己女儿因何而死,却偏偏不能说出口,一个字也不能说出口。

    只因入牢前,那人说:“孙大人自也不是什么蠢人,知晓什么才是对家人最好吧。”

    惨然一笑,似也是认命了,叹息道:“罢了,命该如此。”

    若早知道,当年就是拼死也断不可能让女儿进宫的,未曾过上几日舒心的日子,便一尸两命,命丧黄泉了。

    傅缙对上孙贯弘黯然的眸子,他没什么表情,语气很平静,显得淡然:“背后之人,是皇后娘娘对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