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老外念诗-第2/3页





    该自己收场了,再不去,就要拖累到杜经理了。杨果于是推门走了进去。

    杜荣辉看到了杨果进来,心中的石头终于掉了下来,手下这员大将终于赶到了!他赶紧跟那个客户介绍杨果。

    那个客户年纪也不小了,看起来四十岁左右,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上身穿着白褂,左手戴着一个翡翠镯子,很有中华特色。

    杨果伸出手用英语说道:“史密斯先生,欢迎你来到中华。”

    史密斯也伸手跟他友好地握握手,笑道:“谢谢,你的英语很棒,但是我们还是说中文吧。我很喜欢中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老外这话是用中文说的,虽然语调有点怪,但字正腔圆,看起来下了不少功夫。

    杨果笑道:“史密斯先生,你的中文水平很高啊!杜经理不说,我还不知道你以前从没有来过中华。”

    “我有一个华人老师,我是被他教的。”史密斯眉开眼笑道。

    “对了,刚才我的同事说,你背了一首诗,能不能让我也听听?或许我有了解过呢。”

    “当然可以,”史密斯想了想,接着将那首诗给背了出来。

    “遥远的泰山,

    展现出阴暗的身影;

    厚重的基础,

    支撑起浅薄的高层;

    假如有一天,

    有人拿那乾坤颠倒;

    陈旧的传统,

    必将遭到地裂山崩。”

    史密斯念诗的时候摇头晃脑,十分投入。但杨果听着听着,便皱起了眉头。这首诗听起来很怪异啊,而且印象中也没看过这首诗啊。

    史密斯念完,他跟杨果说,这首诗并不是原文,只是他的华人老师从一本英译本上读给他听,然后他自己翻译的,这就说得通了!杨果一边在自己记忆中寻找意思有匹配的诗,一边跟史密斯侃着。

    “我很喜欢这首诗!听老师说,这个诗人来自孔子的故乡。这首诗我觉得是最能代表中华的!”

    史密斯告诉杨果,这首诗里面有着很深刻的寓意,他不懂得寓意怎么说,他用英文解释“has、many、messages、implied(有很多隐藏意思)”,它表达了诗人要推翻封建制度的伟大志向。

    杨果终于将这首经过两次翻译的诗跟原作对上了!想着原作,杨果有点忍俊不禁,结果被一旁的杜荣辉瞪了一眼。

    杨果告诉史密斯他想起那首诗是谁写的了。杨果说道:“这首诗的诗人是当时的一个将军,名字叫张宗昌。”

    “对对对,就是庄冲长。”史密斯惊喜地说道,他的发言有些不标准。

    史密斯就跟见到知音一样,很开心地跟杨果聊了下去。

    杨果也跟他讲了一些张将军的奇闻轶事,比如张将军娶了二十三房小老婆,比如他的性格放荡不羁,比如他小时候母亲遗弃了他,但他不但没有记恨母亲,当了大官之后还将母亲接回来颐养天年。

    史密斯跟杨果聊得很痛快,不仅忘记了刚才韩涛的莽撞,走的时候还跟他父亲称赞公司人才济济。公司得到表扬,大家也是与有荣焉。

    客户走后公司肯定而且嘉奖了杜荣辉和业务部,杜荣辉回来也是对杨果赞赏有加,他传达了公司的奖励:杨果这个月奖金翻倍,其他人也加两百块奖金。一时间整个业务部所有人一片欢腾。

    那个碍眼的韩涛早就羞愧地不知道跑哪儿去,大家也心领神会地没有提起他,提他害怕破坏了气氛呢!

    包春芳跑过来问杨果:“杨果,刚刚那个客户究竟是念了什么诗啊?”

    杨果一脸坏笑地将史密斯念的那首诗重新背了一遍,笑问道:“大家可知道这首诗的原文是什么吗?”

    杜荣辉笑道:“杨果你就直说吧,刚才我都看到你忍不住想笑了,一定有什么古怪在里面!”

    杨果看来卖关子卖不成了,于是说道:“这首诗是民国时期一个军阀头子写的,张宗昌他小时候读书不多,后来他的诗却流行甚广,就是因为他的诗特别有特色,虽然说有点卖弄斯文,但着实也是粗俗的可爱。刚才那首诗名字叫游泰山,原文是:

    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