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御寒物资



    “这是怎么了?”周芍药扬声问道。

    张涪生看到母子俩站在廊下,勉强笑了笑,“我回房,你们玩。”

    周芍药挑了挑眉,与小包子对视一眼,小包子也一副“爹爹有事”的表情。

    “我去看看。”周芍药把长棍往小包子手上一塞,“你玩一会儿就回房烤火去,小心着凉。”

    “嗯,儿子回去读书。”小包子应道。

    他是见她在家里无聊,才做出一副欢喜的样子来陪她玩乐解闷,现在娘亲要去找爹爹玩了,他正好就可以去看书了。

    听他又要去看书,周芍药一龇牙,揉了一把他的头,“要劳逸结合,小心看傻了。”

    小包子“嗯嗯”的应着跑远了。

    先生说得对,别人家当娘的,都恨不得儿子天天关在屋里看书写字,只有他这个娘是个奇葩,天天担心他书读多了。

    害得他时不时就要放下书本,走出去捣捣蛋,她才能放心。

    真是让做儿子的操碎了心!

    母子俩各怀心事分道扬镳。

    刚走近书房,蒋四的声音就传来。

    “他们来的时候是春夏之交,衣着单薄,到秋天的时候还能忍过去,现在入了冬,下了雪,天气越来越冷,那些衣裳就不顶用了。”

    “有多少人生了病?”是张涪生的声音。

    蒋四答:“约莫三四十人,顾大夫说这些人都是因天冷引起的风寒,再不想办法御寒的话,就怕把伤兵村的人都传染上了。”

    屋里响起一阵吐气声。

    “棉衣呢?”张涪生又问。

    “朝廷对汉昌的物资早几年就减少了,营里全靠傅大人和何家撑着,光是咱们自己就已经很吃力了,如何还顾得上那些俘虏。”

    说到后面,蒋四的声音已经低下去。

    “现在麻烦的是,如果我们就这么任他们病下去的话,就怕那风寒转了瘟,再传染到我们自己就麻烦了。”

    张涪生没出声了,周芍药也听明白了来龙去脉,心里也跟着一揪。

    于是上前敲门,“涪生,是我。”

    蒋四来开了门,张涪生坐在火盆边,朝她伸出手,温和地笑了笑。

    “不是跟骏山在前面玩嘛,怎么过来了?”

    “你这边都火烧眉毛了,我能玩的安心么?”周芍药走过去,将手放进他手里。

    张涪生搓着她冰凉的手,拿到嘴边哈着气。

    “你都听到了。”

    “嗯,你打算怎么办?”

    周芍药任由他拉着自己的手,将她拉到膝盖上坐着。

    “还能怎么办?再去向陈将军要棉衣呗,实在不行,就去找找傅大人。我管了伤兵村这么久,不能在这时候撒手不管吧!”

    “何家是生意人,我们付些钱,总能买些回来吧!”

    周芍药若有所思地点头,“买倒不成问题,就怕是何家一下子也拿不出那么棉衣来。我上次听瑾宁说,每年给汉昌过冬的棉衣棉被,都是有数的。”

    张涪生又是一叹气,“那也没办法,这棉花又不是芦絮,遍地都有,去找找何家,他们总比我们有门路弄到。”

    周芍药突然一个激灵,一把揪住张涪生的领子,“你说什么?棉花不是什么?”

    她的激动另张涪生不解。

    “不是什么?”

    “你刚刚说的呀,棉花不是什么?”

    “芦……絮?”

    见周芍药眼睛随之一亮,张涪生哭笑不得。

    “老婆,你不是真的想把芦絮捡回来做衣裳吧,那个不行的,保不了暖。”

    周芍药格格的笑,“芦絮是不行,但有些东西呀,看着跟芦絮差不多,可比棉花还保暖呢!”

    “什么呀?”张涪生越来越糊涂。

    周芍药从他腿上跳下来,一拍他的肩,傲娇地扬着下巴。

    “先卖个关子,你去找陈将军和傅大人商量布匹的事情,我出去一趟。”

    话落人已经走出了门。

    “你去哪儿?”张涪生连忙问道。

    “吉祥酒家!”声音已经老远了。

    ……

    “你说你要什么”尚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鸭毛,最好是贴着皮的那一层绒毛。”周芍药说得一本正经,“如果实在没有,鸡毛也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