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大雪夜



    日子一日一日的过去,转眼间三个月之后了,进入了周芍药穿越以来的第三个冬天。

    这三个月里,田里的小麦长势喜人,皇商何家果然也不是盖的,傅瑾宁把罐头运到叙州卖得干干净净,解除了周芍药的一大难题。

    当然,军医们也已经学会了缝合术,包括顾济生在内,所有人都对周芍药毕恭毕敬的。

    周芍药这个下乡农妇的身份,便随之水涨船高。

    并且,自从周芍药亲自登了肖家门之后,肖清荷也很消停,肖岭也没再说什么出格的话。

    生活很惬意之后,周芍药就开始想念张家嘴了。

    “你要回张家嘴?”

    这天,周芍药在饭桌上一说这事的时候,张涪生就不淡定了。

    “冬天边境不稳,我也会越来越忙,你这个时候回去路上很不安全。再说了,这是我们搬进大宅的第一年,过年应该好好热闹一下的。”张涪生劝道。

    此话引来蒋四和刘旭的附和。

    周芍药却皱着眉头撇了撇嘴,说道:“可是我之前都答应了春芳嫂他们要回去过年呢,再说了,最迟正月我还要种土豆,而且,也要回去商议绣房的事,明年我就要开自己的绣房了呢!”

    接下来几天,张涪生瞅准机会,就劝她留下来。

    “我不是不让你回去,而是冬天走这一路实在是太危险了。每年冬天,经常都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有西滇的流寇摸过来,抢劫杀人什么都有,回张家嘴的路这么远,我怎么放心你独自回去。”

    自从周芍药说要回去之后,张涪生就见天的在她面前说,回去的路上有多凶险可怖,听上去都赶得上八十一难取经路似的。

    弄得周芍药的一颗心七上八下的,转眼又拖了小半月。

    冬日里闲,周芍药又是个宅不住的性子,正好汉昌迎来了入冬的第一场雪,尚云在一月前离开了汉昌。周芍药现在能走动的朋友,就剩下一个傅瑾宁了。

    一去到县衙还没见着傅瑾宁,倒是先让傅正儒给拦着问了半天小麦过冬的事,等这边说清楚了,县衙后院的雪都积起来了。

    丫鬟春巧早得了令在前面来迎她,天寒地冻的,周芍药才终于见识到了古代有钱人家的烧地龙是怎么回事。

    傅夫人身体不好,还没完全入冬就搬进了后院东角的暖阁里,据说是傅大人专程为了傅夫人,按照京都那边的规格来建造的。

    傅瑾宁来了之后,又在旁边建起了一座绣楼,何盈秀搬到暖阁之后,她也就随着搬进了绣楼里。

    这个绣楼,算是周芍药最喜欢待的地方之一了。

    春巧刚一掀开门上厚厚的帘子,周芍药立刻感觉到一股暖气铺面而来。

    和暖气一起到的,还有傅瑾宁清甜的声音。

    “姐姐快进来,冷极了吧!”

    春巧跟上来接了周芍药的披风,她一边搓着手,一边往里面走,屋里温暖如春,让周芍药舒服地眯了眯眼。

    “还是瑾宁这里好,又香又暖和。”

    经过几个月的相处,两人早已结下了比较深厚的友谊,周芍药也不客气,经常一来就直接往她的软榻上歪。

    榻边烧着一盆银丝碳,周芍药伸出手翻来覆去地烤着。

    看傅瑾宁摆了一几的纸和簿子,就问道:“这是在算年帐了?”

    说着啧啧两声,“你们家大业大的也有烦恼,光看这账本子就头昏脑涨的。”

    傅瑾宁摇了摇头,“年帐有下面的管事对好了才会送上来,我是在看明春的桑树苗种在哪里合适?”

    “桑树?你要栽桑树?”周芍药吃惊不小。

    “对呀!”傅瑾宁甜甜一笑,“这也是父亲早就想做的事,我现在只不过是替他完成罢了。种了桑养了蚕,我们就能织出自己的绫罗来,到时候汉昌的百姓的日子,就会越来越好过了。”

    看着这“初三姑娘”,周芍药的眼睛里一直闪耀着敬佩两个字。

    “傅大人真是个好官,瑾宁你也是个好姑娘!”周芍药夸赞道。

    傅瑾宁羞涩一笑,“周姐姐也很好啊,教大家种小麦,还教缝合术,你会的都是我们不会的,你才是最厉害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