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种小麦



    周芍药觉得自己还是有做女主潜质的。

    为啥?

    因为,两块田刚到手不久,老天爷就下雨了。

    这一下,整个张家嘴沸腾了。

    喜极而泣的村民们,居然还在指望先前枯死在地里的禾苗能活过来,顶着大雨就去田里关水。

    周芍药也戴着斗笠出了门,她新到手的两块田,是张家嘴为数不多的肥田,李大户当初将田佃给了勤快有劲的李石头。

    现在田到了周芍药手里,她也没收回来。

    暴雨中,李石头也光着膀子在筑田沟关水,见到周芍药,抹了把脸问。

    “嫂子怎么来了?地里有我,你快回去。”

    现在周芍药是地主了,李石头恨不得使出全身的力气来种地,好让她能一直把地佃给自己。

    周芍药没理,看着淹了一层水的田,问道“石头,往年秋收过后,地里都种什么?”

    “关一冬的水,等打春了,就犁出来栽粟谷呀。”李石头回答。

    又问“不都这样种地嘛,嫂子怎么这么问?”

    嗯……

    周芍药有点羡慕那种,能接收原主记忆的穿越人士了。

    “那个……”周芍药咳了一声,“我是觉得哈,咱们把地这么空着不好。”

    李石头停了手里的锄头,不解地看着她。

    “不空着咋办?冬天把水关着,打了春才有水栽粟谷呀!”

    周芍药又咳了一声,问他“你知道,小麦是怎么种的吗?”

    李石头笑得更勉强,抓了抓脸,说道“嫂子怎么糊涂了,小麦要北边才能种,咱汉昌在南边,小麦种不活的。”

    是,汉昌这地方属于大越朝偏南的地界,周芍药跟周进讨论过,再根据这里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她觉得这里跟前世大天朝的西南方向差不多。

    但不知道是不是农业科技不够,这里只出一季粟谷。大米、荞麦、小麦,这些主食,都有固定的出产地。

    大米出自更南边的云州,荞麦长在西边的凉州,小麦就只北边的随州才有。

    这里明明气候条件这么好,周芍药就不信,种不了四季粮食。

    这个时节,最适合的,就是种小麦。

    于是,她跟李石头说“我想种一季小麦试试。”

    李石头差点一头栽进田里。

    “嫂子……你说笑了吧!”急的腿都打闪闪。

    周芍药却很认真,“我是说真的,石头,这地空着也是空着,还不如种来试试。你放心,你按我说的做,如果种出来了,明年的租子就减半,如果没种出来,明年的租子就免了。”

    李石头吞了吞口水,“嫂子是说真的?”

    “真的!”

    “种小麦?”

    “种小麦!”

    “那……”李石头最后犹豫了一下,“就听嫂子的!”

    谁让她是东家呢!

    周芍药满意地一点头,“那就好,把田里的水放了吧!”

    “啥?”

    李石头一声惊叫。

    “嫂子,把水放了怎么种啊?”

    周芍药眨眨眼。

    哎!任重而道远呀!

    “小麦是长在旱地里的,在水里活不了。”

    李石头懵逼了……

    自己这十几年的地,是白种了还是咋的?

    ……

    要不说,周芍药觉得自己开启了女主之路呢!

    旱了四五个月,这雨一来,就接连下了五天暴雨。

    张家嘴那些关满水的田,旱裂了口子的田埂,经不住这么猛的水冲过来,十有**都垮了。

    反倒是周芍药那两块田,因为要放干种小麦,让李石头开了沟,躲过了一劫。

    大雨过后,两岸的农田就像是台风过境一般,村民们唉声叹气地重新修整田埂,周芍药就带着李石头开始翻地。

    即使这两块已经是相对肥沃的了,但依然就是两块沙地,其他那些就更不用说了。这也难怪天一旱就缺水,雨一来就流失。

    别人家都在筑田埂关水,周芍药却在翻地开沟,这么个稀奇事自然又引来一群人议论纷纷。

    春芳嫂首当其冲来劝她。

    “哪有你这样开沟防水的?抓紧把田筑起来,开春好下苗。”

    周芍药笑笑,“我也正准备去找你呢!我要种小麦,你要不腾一块地一起试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