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空穴来风(1)-第2/2页





    陈豨在仕途上的确是个暴发户。那年随着柴大将军剿灭韩王信表现相当出众,所以受到高祖单独召见。因为都具侠义情怀,君臣在交谈时聊得极为投契。高祖高兴之余,见他熟悉匈奴情事,便委以重任,将北部边防之事尽皆相托。

    陈豨有了些条件,就开始蓄养门客。起初只是聚得三、五个旧友,每日里切磋武功,纵谈天下之势,聊得极为开心。以后便有许多江湖之士慕名而来,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府中的开支就难以承受了。好在宾客之中智者较多,便有人献策道:“自古豢养门客,都是为东主出谋划策,助东主为国效力,所图的乃是君王之事,自然由公门支付开支。明公统领着赵、代两国士卒,肩负着戍卫北境的重任,招纳贤明之士都是为公而作,何不将这项开支都摊到军费中去?”

    陈豨手中拮据,只得依计而行。

    代王刘仲性子懦弱怕事,早就躲到洛邑过小日子了,反将陈豨当作靠山,让他去抵抗匈奴人的进犯,为自己守住封地;公子如意年纪尚幼,当时并没有亲赴赵国封地,陈豨因此能够予取予求,门下宾客的队伍越发壮大。

    江湖之士原本多为亡命之徒,举身相投不是为了前程,便是为了钱财,门客之中大有人在,便乘着混乱之机中饱私囊。

    周昌初到赵地就任国相时,便已经瞧出其中的端倪,此时配合着廷尉盘查此事,很快便发现了许多猫腻。

    陈豨心怀鬼胎,见此情形极为慌乱,召集心腹门客商议此事。

    “明公好客,府上开支极大,加之日积月累,所耗军资数目颇巨,若依朝廷章程处理,恐怕难有活命之机。还望明公早作准备另寻它路,以免事急之时无处可去。”门客王秋道。

    王秋其实乃是王黄的手下,奉命投到陈豨的门下公干,当初鼓动陈豨挪用军资,就是他出的主意。此时陈豨摊上大事,正好如他之意。

    “事已至此,还有何办法可想?只待朝廷宣召,再到皇上面前请罪便是。”陈豨无奈地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