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7章 幸福-第3/4页





    但由于发音余音短,如果不注意保留,余音很快会消失,而没有余音不能产生“韵”,所以保留和美化余音成了每个琵琶演奏者都必须重视的问题。秦放歌在弹琵琶到时候,再天才也不能违背物理规律,他从来也都是扣细节,利用这些规律演奏出更动听和震撼人心的音乐来。像现在,哪怕观众只有陈天虹一个人,也并没有妨碍他继续琢磨深研,在袅绕余音,也下足了功夫。

    这样使单一的声音产生色彩变换,运用技法来延长余音,可以形成“韵”,也是说发音后余音所产生的细微变化是“韵”。也曾有前辈对“韵”作了如下简洁的说明:“夫音韵者,声之波澜也”。

    而在琵琶音乐,这样“韵”随处可见,秦放歌在抒发哀婉凄楚的情感的时候,运用了不同速度和音高的拉弦来表现人物情绪的变化,配合推、拉、吟、揉、打、带等多种左手技法来表现丝路旅途人物内心的惆怅。再加他演奏出来的音色富于变化,音乐形象生动感人,感染力以及艺术价值都大大的提升了。这些也都是陈天虹在近距离欣赏他演奏琵琶的时候,所学到的东西。

    当然,秦放歌的演奏,也不是什么都值得学的。这家伙似乎特别吝惜自己的表情,这和陈天虹黄静她们这样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和养成的习惯可不一样,她们还是更追求神形兼备。

    有过丰富的音乐表演经验,陈天虹也更明白,不同的演奏状态可以表现出不同的音乐内容及情绪来。像秦放歌这样,演奏状态不变化,却依旧演绎出丰富多彩,震撼人心的音乐来的,毕竟只是他自己。

    对她们这些演奏者来说,演奏时候的神态和气势都是特别重要的,王紫梓说得更夸张,“不管演奏好不好,形象一定要漂亮!”

    舞台为什么能激发演奏家们的状态,其实是因为演奏家们心底的渴望,万人瞩目的舞台,能激发演奏家们的演奏状态。有了状态,才能把演奏者真实的情感表现出来,不恰当的演奏状态则会破坏音乐的整体表达。反例也看得多,过分夸张的举动或许自己会很嗨,但对观众而言,却是一种折磨。如被誉为表情包的周佳,他自己是真的嗨了起来也沉浸在音乐,但对很多观众而言,却特别容易出戏,甚至干脆不去看他,只听他的音乐好,最好连他的形象都不要联想。

    琵琶演奏者们也都一样,琵琶作为一种表演艺术,要做到表里如一、形神兼备格外重要。这点不管是陈天虹,还是王紫梓黄静,她们都坚决不学秦放歌,从小到大养成的习惯,她们也不打算去改,这能表现她们对音乐的理解,也方便她们代入感情,在把握音乐风格的前提下,用心感受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用真情实感来表现音乐,这样的音乐是最美丽的。

    当然,也有非常重要的一点,这同样是展示她们美丽的光辉时刻。

    民族音乐的美,不光要讲究内涵,外在形象也是格外重要,也被她们所不懈追求的。

    这会秦放歌的演奏,在陈天虹看来,简直完美得无可挑剔。快速、干净、有力细腻、丰富、自如。似乎一切美好的形容词,都可以用在他身。

    他的演奏自然而有爆发力,像是随手拈来般自如。他的演奏风格细腻而丰富,演奏清晰流畅,乐曲的情感诠释更是天下无双。

    除了这些大而化的赞誉之词外,陈天虹也格外关注他演奏的音乐内涵,不过毕竟是第一次听,现在也只是领略其的皮毛。单琵琶演奏而言,“美”的内涵包括很多方面,琵琶演奏的“美”体现着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审美观念,表演讲究含蓄、朴素、自然、和谐,追求一种高尚的气韵和意境。

    秦放歌的这首钢琴协奏曲,虽是通过琵琶来演奏,但内核底蕴以及艺术思想,还有更值得细细研究的作曲手法,都还是经典钢琴协奏曲的标准。

    对这方面的研究,陈天虹可差了不少,她可不是滕舒婷那样作曲系的,作业都是于此相关的。什么曲式结构分析,和声,和弦,织体,节奏,对位手法等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