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压力-第2/3页





    滕舒婷她们倒是见怪不惊,在之前的那首中,龙富锦和吴亦芬教授也有意见相左的地方,和她们每个人的想法,也都不尽相同。

    至于秦放歌,他更倾向于按照演奏者自己的理解去演绎,强行让她们演奏可不是什么好主意。这也让龙富锦和吴亦芬,甚至是滕舒婷都觉得秦放歌对这些‘女’孩子太过纵容。

    可秦放歌还是坚持如此,他不想事事都做主,也认为这是发挥她们各自天赋和灵感的时候,能不能被观众认可,也看她们自己的。

    就有像黄静这样的‘女’生,戏称他把音乐创作出来就完事,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可不管是教授们,还是‘女’生们,都想尽力把作演奏到最完美,这点也是毫无疑问的reas;。

    然后,就是龙富锦和吴亦芬教授带着一群‘女’生解读这首,秦放歌这个作者作为补充,说下他创作时候的具体想法。

    大家人手一份曲谱,滕舒婷还拿笔在上面写写画画。

    没有人表现得不耐烦,王紫梓黄静几个刺头,这时候也都表现得特别安静和淑‘女’。

    也还是从总谱开始探讨,在这期间,两位教授也不讲具体的演奏,只说整首曲子每个乐章的情感基调。她们一致认为,这才是重中之重。

    当然,这并不是说演奏技巧技术就不重要,相反,这些最基础的东西,也是演奏整首音乐的基础,要求也特别高。还要能演奏出他们想要的情感,更是苛刻,虽然不到吹‘毛’求疵的地步,但却是一点都不能疏忽的,也需要她们付出辛勤的汗水和努力。

    而且,龙富锦还是那句老话,要将来上台演奏的反响不好,就一定是她们的演奏问题。

    之前的那首,秦放歌还有很多未完成的地方,和她们一起商量着来填充,最好才完工。而不管是还是,都是已经完成的,完整的作。他也根本没有什么要修改的意思,龙富锦他们自然不会提这方面,感觉那就是对秦放歌的不信任。

    而事实证明,这两首音乐作,也不需要别人的提点修改,他们得先去了解,去领悟,然后再说其他的。

    秦放歌也说,他在这首中,借用了很多越剧的东西,这也是当初梁祝创作的起源。而越剧中的,也是相当经典的。

    不管是龙富锦还是左琴她们,都觉得这样才算是真正有民族的味道,各种京剧越剧昆剧等戏剧,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尤其其中华丽的辞藻,‘精’美的服饰,特殊的唱腔等等都值得搞艺术的人学习和借鉴。

    大家认真起来,简直就是逐个音符进行分析。

    最惹人注意,也最关系着整首乐曲成败的,自然就是其中的旋律了。

    尤其对中国的观众来说,旋律也是最能打动他们的东西。

    可以说,旋律的好坏,完全决定了他们能否真正听懂这首音乐的关键所在。当初几位创作者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就是要写出农民伯伯都能听得懂的音乐来。

    因此,在旋律的创作上,优美如歌,又特别能接地气。

    这也是被吴亦芬和滕舒婷大加赞赏的一点。

    旋律就是能哼出来的,即便是最安静沉默的宋娴和余晓霞她们几个,都能很容易地的哼出其中的旋律来。黄静她们也说,填上好词的话,肯定就有能成为经典。但她们也都一致认为,要把歌手找好才行,要不然就是妥妥的送脸下乡。

    也正因为如此,不管是龙富锦还是吴亦芬,或者是左琴,都觉得,这首曲子,做成协奏曲也是可以的。

    不过秦放歌目前显然是没有那样打算的,倒不是他刻意去偷懒,‘女’生们也懂他的意思,先给她们练习演奏。

    吴亦芬也叫‘女’生们要领他的情,“有了这样的民乐合奏,再改编成小提琴协奏曲什么的,我们作曲系的教授都做得到。所以,你们要更加努力呀!”

    龙富锦却觉得,“这其实也只能作为权宜之计,让你们有了先机。等将来这首音乐火了起来,即便秦放歌自己也是拦不住的。我想你们也不愿意看到这样优秀的作,因为改编不了的缘故,而不能进行大规模的传播对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