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 唐璜的回忆-第3/4页



    连歌剧本身,秦放歌就做了很大程度的改编,使其更适应现代的审美观。不过莫扎特原作中的那种悲喜剧风格,他还是做了最完整的保留,这也是他认为最精华的部分。

    莫扎特其人,不光秦放歌研究得多,其他音乐人,对他的了解也格外深入,也正是这些深入的了解,让人感受到他的伟大。而普通的乐迷,除了通过他的音乐和史料外,也可以看关于莫扎特传奇一生的影片,来对他又更深刻的理解。莫扎特的天才的确世间罕见,也为他招来嫉妒陷害,最后英年早逝,也是可悲可叹!

    原曲,则是由伟大的钢琴家音乐家李斯特改编而成,这位将钢琴炫技发展到巅峰的钢琴家,一生创作改编了无数经典的音乐作品出来。就是其中的经典之作,难度堪称世界一流,想要在一刻钟之内,演奏完原本两个半小时歌剧的全部音乐,本来就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更别说,这其中还有很多技术上的难题。

    曾有总结出来,想要完美地演奏好这首作品,需要演奏者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地用双手跨越为几乎为整个钢琴的键盘,其中有一大段右手的小三度半音阶行进加左手的符点伴奏。

    而该曲演奏时所有的技巧有二十几条,非演奏家级别的人,难以做到。

    这些演奏技巧有,1:右手大跨度琶音2:八度音阶行进3:八度半音阶行进:半音阶5:小三度6:右手小三度半音阶行进7:反向半音阶8:复调9:十度旋律10:交替音阶11:反向音阶12:对613:大跨度跳跃1:震音15:小四度半音阶16:涟音复调17:同向三度。6度音阶18:同向三度。六度半音阶19:交替八度半音阶20:八度间加三度旋律21:长时间音阶跑动22:跳跃八度。

    秦放歌在这样的基础上,还额外增加了许多难度,因为他总觉得,要是还没有原曲的难度高,他自己这里都过不去。

    加上他改编歌剧唐璜使其更完美,也在客观上,为这首钢琴曲,额外增加了难度。

    这样高难度的曲子,就连秦放歌自己,也不敢掉以轻心,必须全力以赴的。

    而这也和他的一贯性子相符合,只要坐到钢琴前面去演奏,他的心中就只剩下了最纯粹的音乐,不用去考虑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也只有这样全身心的投入,才能让他的演奏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对于知道唐璜剧情的周秀英和方希平来说,这点尤其重要。

    秦放歌所演绎出来的完美音乐,也让她们如痴如醉。

    尽管在剧情上没有了什么新的期望,他们对剧情十分了解,但也正是这份了解,让他们在感受到音乐的澎湃力量时,越发觉得不可思议。

    周秀英在教学生的时候,甚至在跟秦放歌讲课的时候,跟方希平探讨的时候,一直都强调的是,音乐,才是一部歌剧的灵魂。剧情以及其他,顶多就像是人的身体,是必须的组成部分,可最最重要的,还是灵魂。

    没有灵魂的身体,只能是一具行尸走肉。而没有灵魂的歌剧,更像是傀儡戏,看不出意义在什么地方。

    秦放歌很好地领悟到这些。

    这首改编的钢琴曲就是最好的明证。

    他并没有用一句话,也没有什么多余的舞台表演动作,所依靠的,仅仅只是音乐。就是这些一个接一个的音符,组成一篇篇华丽,精彩,充满着矛盾和冲突的乐章,通过前后对比,音乐的明暗变化,高中低各种声部的细微特征,演绎出一部歌剧般波澜壮阔的篇章来。

    当秦放歌再度演奏完毕之后,他自己仿佛也经历了一场跌宕起伏的人生,花花公子唐璜各种招摇撞骗的际遇让人痛恨,又让人不觉心生同情,悲喜剧的色彩也显露无遗。

    这首作品的演奏难度非常高,两遍下来,秦放歌都开始往外冒汗。

    “感觉再多的赞美,对这首作品来说都显得有些无力。秦放歌你是打算在你的音乐会上演奏它吗?”方希平也再度评价道,他并不避讳秦放歌要搞音乐会的事情,周秀英在让她练习歌剧的时候,就跟他说明白了这点。秦放歌也不会去怪罪周秀英她们,毕竟都是为了他好,还没有什么回报,要再闹腾的话,就是他不会做人的问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