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合作-第2/4页





    奥斯特洛夫斯基继承并发展了源自克利斯朵夫的协奏曲交响化的进程,他使乐队在协奏曲中发挥了非常巨大的作用,同生活或大自然等观感密切相关的形象的发展大都委托它,而关于个人的抒情因素则主要曲独奏乐器来体现;这两种力量相互策应,协同动作,从不削弱任何一方。

    秦放歌负责的钢琴伴奏,任务也就相当重了。

    虽然这只是平时的练习,可他既然答应了他们要全力以赴,就会尽力做到最好。

    钢琴协奏曲,也并不是仅仅是钢琴演奏者一个的起决定性作用。

    交响乐团,指挥,都是至关重要的,被乐队和指挥毁掉的钢琴协奏曲,也可谓是数不胜数。

    对交响乐团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节奏控制!

    如果一个指挥家的节奏控制不好,那就算钢琴演奏家再怎么神奇,也会方寸大乱,更谈不上什么节奏把握了。

    在这里,秦放歌一个人代替一个乐团,倒是很好说的,节奏完全控制在他自己手里,也不会像是指挥那样,要通过手势,动作,眼神,以及其他肢体语言,来实现对交响乐团节奏的控制。

    再一个就是管弦乐队的响度控制,很多指挥家,以及他们的交响乐团他们要不是太响亮,盖过了钢琴,要不就是太过软弱,让钢琴抢走了本来应该属于乐团的戏份。

    完美的平衡,才是演奏好一首钢琴协奏曲的关键。

    你要说录音的话,后面还能通过录音师的工作,调整一下,但现场呢!指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秦放歌现在既当爹又当妈,他自己既是指挥,又是交响乐团,劳心劳力的。

    还有,评价一个交响乐团和指挥家水平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协奏曲,所演奏出来的层次感究竟如何。

    但凡一个交响乐团,基本都是以弦乐部分为主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这几个提琴组,构筑了庞大的弦乐家族。其中又以小提琴组为首,首席小提琴家,也成为继指挥家之下的第一人。

    但是管乐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是在这首特别的钢琴协奏曲里面,长号、圆号,以及定音鼓都必须交待得特别清晰才行。

    秦放歌认为,这样会令整个协奏部分的层次感更加丰富,也能够最大限度地传达出作品丰富的情感。

    在秦放歌火力全开的情况下,完美地模拟出交响乐团的盛况来。

    在这首钢琴协奏曲里面,奥斯特洛夫斯基采用的是古典协奏曲的三乐章结构。

    让最交响化的第一乐章起主导作用,用它来确定整部作品的特点;至于第二乐章,则是交响曲当中两个乐章抒情的慢板乐章同诙谐曲乐章的有机结合;而最后乐章则为全曲作出同前面两个乐章相适应的、合乎逻辑的结论。

    第一乐章用奏鸣曲形式写成,有人评论说,“它的音乐光辉灿烂、富丽堂皇,色彩变化多端,丰富的想象力获得了充分的发挥!”所有这些特点,也是其他很多协奏曲所难匹比的,秦放歌自己的那首关于爱情的钢琴协奏曲,就显得更小资情调一些。

    乐章是从一长段引子开始的,在这里,秦放歌用钢琴,完美地代替了乐队的四小节强奏,其中,特别突出法国号的音响,被秦放歌演奏出来的,钢琴的中音声部来替代,同样突出了重点。

    接着,原本是该用交响乐团的第一小提琴和大提琴来演奏,那种温暖的,庄严的,这段引子的基本主题,还是被秦放歌用钢琴的不同声部来模拟。

    他也是极力用钢琴,来表现一个交响乐团的魅力。

    仅仅是开始的这段引子,就足以让傅天夏,邓红梅,吴泓芹,肖雨然,以及宋子萱宋子茉两姐妹觉得特别震撼了!

    那种山呼海啸的感觉扑面而来,仿佛站在了波涛汹涌的大海前面,感受着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那不同层次,不同声部的音乐,完全就像是交响乐团中的不同乐器。

    再对比先前吴泓芹所演奏的,那简单的钢琴伴奏,差距之大,不堪再提。

    好在傅天夏久经沙场,虽然很是感慨和震撼,但专业素养仍旧在,没有被秦放歌给吓倒。反而越发激励他,演奏出他自己的高水平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