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开场-第3/4页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比起先前的民乐大合奏,秦放歌的歌声无疑更直接地表达情感,也更易于理解。他在演唱上的功底深厚,感染力和表现力又超级强。

    李白的这篇,又是很多人的钟爱,经常来酒吧的客人,听了这么多遍之后,背得滚瓜烂熟的都大有人在。

    但那满怀冲天的豪情,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深刻体会的。

    秦放歌在演的时候,还有这么多乐器伴奏加持,把诗中的种种情怀,表现得更淋漓尽致。

    在李白的这首著名诗歌里面,他的情怀也显露无疑,不管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还是“**************,千金散尽还复来。”

    亦或是,“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作为酒仙,李白的诗歌中,关于酒的,数不胜数,而这篇将进酒,更是其中的巅峰之作。

    左梦风当初选择这个将进酒作为酒吧名字,也是经过一番思量的。

    只是后面遇到秦放歌,经他为谱曲,才算真正有了意义。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样的主题,这样的豪情逸兴,和李白的浪漫主义思想,以及骨子深处的侠骨柔肠,也是相当的契合。

    滕舒婷她们和秦放歌合作过很多次了,彼此间的默契,早就已经培养出来。

    将进酒这样的曲目,在她们看来,算是比较简单的。但每个人都没有因此放松,都尽力而为,呈现给台下观众们的效果也是惊人的。

    即便是吴如慧和左梦风,这两个左书琴最亲近的人,也很少有机会,能欣赏到这样让人震撼的音乐。

    其他人就越发如此,在经过和简版的对比之后,这样的感觉也越发明显。

    当秦放歌和女生们通力合作,把这首满怀豪情壮志,又浪漫潇洒的作品演绎完毕之后。

    左梦风这个当父亲和长辈的,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率先为台上精彩的表演鼓掌。

    其他人的掌声也跟着响了起来,吴如慧也在拍巴掌,脸上还带着灿烂的笑容,显然是在为女儿她们而感到骄傲。

    说黄泽文杜睿几个老男人巴掌拍得也都特别响,然后,几个人还在讨论,除了秦放歌之外,还有谁能创作如此这般豪迈精彩的作品来。

    秦明天就说,“反正我们是不可能创作得出来的,其他的作曲家,好像也没听说谁有创作的。”

    “关键要能理解李白那种情怀,还要恰如其分的表达出来。”杜睿也严肃地道,“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做得不好,也会被千夫所指的。秦放歌艺高人胆大,不仅曲子写得好,演唱得更是精彩!编曲配器上,更是堪称绝配!这些女生们也够厉害的,光演奏这首曲子的境界,就挺不容易的。”

    “这一首曲就不枉此行!”黄泽文则用实际行动来表示,“当浮一大白!”

    和他们一样,为台上的精彩表演鼓掌欢呼之后,举杯痛饮的比比皆是。

    可不是嘛!

    将进酒,杯莫停。

    但愿长醉不愿醒。

    源远流长的酒文化,怎么能到现在就断了。

    张志文在和陈玉墨他们举杯的时候,也感慨说,“也只有创作出曲子的秦放歌,才能创作出这样的音乐来。”

    张志文来酒吧不多,也都没赶上开场,还是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带给他的震撼,还是相当大的。

    陈玉墨也是第一次听到,也点评说,“更多的是历史的沧桑轮回,需要足够的阅历和见识。而这首,则更多要靠情怀,倘若没有李太白一般的胸襟气度,还有他浪漫潇洒的气质,也很难将这首作品给演绎好。秦放歌在上面做得相当精彩,最起码,就我自己的视听感觉而言,应该是最契合这首的。”

    高鸣和雷浩也都点头表示同意,雷浩还笑着说,“尽管现在已经把天才这个词给用烂了,但我还是要说,秦放歌就是不折不扣的音乐天才。也只有天才,才能为诗仙李太白的诗谱曲了。”

    高鸣则讲,“李太白不仅是诗仙,还是酒仙,以及侠客,或者说是剑仙。据说当初,他的剑术在当时也能跻身前列,在他年轻时候,更是打算仗剑平天下,行侠仗义,打抱不平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