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震撼-第2/3页





    里面的学生和教授,最差的都学了十几年钢琴,像杨睿这样的老教授,弹钢琴都六十多年了。只需要听几个音,基本就能将演奏的水平判断得八九不离十。其他学生也不差,不说演奏,别人弹得是好与不好,她们都能听得出来。

    秦放歌还没有把前奏曲弹完,她们就已经认可秦放歌的演奏水平了,几个老教授还在相互交流眼神。

    吴泓芹却是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了舞台上秦放歌那边,他的台风很不错,从容优雅,神情平静自若。而他所演绎的这首升C大调前奏曲,也让她听出了如同现在外面的夏日阳光一般的感觉。到赋格部分的时候,更是巴洛克时代嘉禾舞曲的风格,还是三声部的。

    吴泓芹自己也练过很多首前奏曲和赋格,但她自认,还弹不到秦放歌这样的水准。或许是因为他是原创者的原因,知道轻重缓急,能弹出每个声部不同的音色,还能让这些声部相互辉映。

    她还没来得及细细体会的时候,秦放歌只歇息了十来秒钟,然后就又进入了下一曲,还是他简洁的报幕,“升C小调”。

    在大家耳中听来,这首升C小调和前面几首的风格,都有着浓郁的巴洛克时期音乐的风格。

    这首曲子,秦放歌上午的时候,曾想拿来催眠方希平的,可惜没有什么太好的效果。巴赫在创作这首曲子的,估计是以神圣的教堂为原型的,因为不管是在前奏曲,还是赋格部分,其结构都相当宏大神圣,时间也特别长,前奏曲和赋格部分加起来共有八分多钟。赋格部分,更是有五个声部,三重赋格曲构造,各个声部相互模仿,然后变形,这一来,真的就像是搭建起了一座巨大而神圣的教堂。

    而秦放歌在演奏这首升C小调前奏曲和赋格的时候,也是尽全力,高水准发挥。

    别的不说,光把那五个声部弹得清楚,层次分明,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除了每根手指头都需要保留着相当的独立性之外,还必须一心几用,理清楚各个声部的关系,并且用不同的音色,清晰无误地演奏出来。相比其他的钢琴曲而言,这样的曲子,对理性要求更高些。

    这样高难度的曲子,秦放歌演奏得却如同行云流水一般,从他指间倾泻出来的一个个音符,仿佛都带着各自缤纷的色彩,飞入听众们的心窝。

    刘青青和王楠两人简直听傻了,五声部的赋格曲她们都练习并演奏过,对比起秦放歌此刻的演绎来,真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好像其他学生也好不到哪里去,连吴泓芹这样已经考入全球顶级音乐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听了秦放歌的精彩演绎之后,心底也涌起一阵无力的感觉。

    杨睿,周娅舒这些老教授们都不再交流眼神,目光都望向台上钢琴前,那个自信而优雅的身影。他似乎没有什么心理压力,感觉就像是平时的练习一样。

    此时此刻,他们都想问,中国究竟有多久没有出过这样的天才了!

    不对,中国从来没有出过这样的天才。

    而在全世界范围内,估计也就只有几百年前的巴顿、康德、歌德、克利斯朵夫等伟大的音乐家,拥有和他一样的天赋和才华。

    比起他的演奏能力,教授们更看重的是他的创作能力,这种浓郁的巴洛克风格的曲子,若非对那时代的音乐有着特别深刻的理解,是绝对创作不出来的。

    当秦放歌演奏完两首前奏曲和赋格,准备退下来的时候。

    钢琴系主任杨睿激动不已,出言阻止了他的动作,“秦放歌,说说你创作这些曲子的初衷吧!”

    秦放歌见他没怀疑是不是自己创作的,就很欣慰,虽然这的确不是所创作的。他也早为应对这样的场合,做好了心理准备,此刻他也能侃侃而谈,“我特别喜欢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听了相当多的曲子,并做过很多分析。赋格是门伟大的艺术,我在练习巴顿的赋格作品时,也在尝试着创作这方面的作品,作为自己的练习曲。我当初演奏的时候,其实是磕磕绊绊的,所以,我就想着,能不能从作曲的角度来分析赋格作品,最后更好演奏出赋格真正的艺术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