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1章 感触-第3/3页
国的古典音乐演出市场在这两年的音乐季已经呈现出繁荣的景象,特别秦放歌的横空出世,更是引爆了古典音乐市场的热度。因此国际的顶级大团相继提升对“地接”的要求——承接城市一次要接该团的两场演出。这个给承接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资金、宣传能力、销售能力、接待能力等等,这个也间接催生出更多“全集”类音乐会,也使得一些不具备一次承接同一个团两场音乐会的地方退出竞争,使得音乐会资源向燕京、东海靠拢。至于之后如何演变、发展,会有什么样的市场格局的变化,要静观其变。但这无疑是对城市整体古典音乐演出市场的一个重大考验,古典音乐观众的基数、以主办方为代表的城市化的吸纳能力、政府和企业对化的观念看法等方方面面,立即直接或间接地显现。
古典音乐演出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演出过程不时有观众拍照。以至于到了演出的某个时段,连场地工作人员都会说:“又来了。”这不但影响演出的行进、影响音乐家的发挥,更重要地反映出观众观看演出的目的趋于多元化。不可否认,一些观众进场的目的不是出于对演出内容的欣赏,而是满足于演出过程营造出的自我美好感受。这种体验,像消费者到星巴克不是为了喝咖啡,而是为了自拍而取得的自我满足感。
入场看演出不需要统一思想、统一目的,但是这种由泛娱乐式经济和体验式经济驱生出来的社会心理,提醒着古典音乐的演出者们不仅仅是演奏家,包括承接演出的主办方,普及工作不仅仅局限于想方设法吸引观众入场,也在于设法让观众真正通过演出得到心灵和思想的共鸣,唯有这样才能真正留住观众,否则,当一旦出现新的社会热点,持有这种心态的观众会流失。
在这点,也更凸显出秦放歌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他不光改变了国古典音乐的格局,也用他巨大的个人魅力和号召力,让观众们更加注重音乐会礼仪,真正用音乐留住观众。他现在的大名,在宝岛台湾这边,也是响当当的,林宝卿她们也都是有亲身感触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