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离去



    奠定了足够大的优势,又有帆平亲在带领,在心力法术作弊一般的影响下,扫荡梁国变得轻而易举。

    几十万的大军势如破竹,向推土机一样从潍州的一侧推到另一侧,将所有的反抗力量都斩尽杀绝。

    “可惜史书上关于太古人皇的记载太少了!”帆平有些感叹,在他看来,太古那位人皇就是人道之气的开创者。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巨变,在上古的漫长的岁月之中,这世界的历史就像断掉了一样,关于上古以前的记载只有那么几本书,而且都是一笔带过,只言片语。

    帆平也是在一本珍惜的古书中,才略微看到了人皇的盛况。

    “虽然现在占据了梁国、关外和大草原,看上去有偌大的土地,但其中大部分的土地都是荒芜的劣质土地,不能种植,也无法畜牧,真正控制有价值的地盘,也就是梁国这三个大行省了!”

    梁国虽然只有三个行省,但这是哪个行省的价值比关外七八个小国加在一起都大。肥沃的土地能够供养百万以上的人口,成体制的耕作和农业体系能够源源不断出产粮食。

    “有了梁国三省的土地,就有了真正图谋神州的资本!”

    帆平将手中的兵马都派遣了出去,要控制这么一大片土地,需要的不仅是兵马,更多的是时间和耐性。

    三个大省之中,早就有了成熟的官吏选拔和任命体制,帆平也不想太多干预。

    但是如果不进行干预,帆平就很难真正控制这三个行省的命脉,这些当地的势力也有可能勾结起来,给帆平背后下绊子。

    如果说草原上的政权是原始的部落,茹毛饮血、偶尔聚集起来围猎,如同原始社会一般;那么关外的几个小国就相当于奴隶制的统治庄园,统治者高高在上,以一座又一座的城市为中心,辐射控制数百里的土地。

    梁国则是真正成熟的封建政权,层层叠叠的官吏系统,沉繁的官僚机构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整个国家的生产效率,但另一方面,这些本土的官僚排外的思想也增加了帆平统治的难度。

    帆平想要让这些人听命与他,有不想真正的打破现有的生产格局,这里面需要的,就是用软刀慢慢的割宰这些官吏派系。

    帆平需要时间来稳固根,梁国这片土地是帆平图谋神州,称霸中原真正的基本盘!

    嘴上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起来,还是太麻烦了。治大国,如烹小鲜,帆平开始治理这个在内战中破败的国家时,才发现梁国中隐藏的矛盾远比自己想象的复杂的多。

    帆平一个人处理偌大的国家之中的事物,着实是有些吃力。

    “梁国的国事,剪不断、理还乱,处理起来太麻烦了,与其花费心思在这些破事上面,不如花点心思处理我体内的绿袍!现在梁国的那些死忠分子和普通人混在一起,我也很难区分,不如先放权先去,先让这些挑梁小丑欢乐一会!”将手中的一堆书简放下,帆平炯炯有神的看着手里的一张纸条。

    “而且刘云生师兄和小十五也传来了消息,那三座最古老的灵藏,有一座已经快开启了!”帆平心里有些跌宕起伏。

    和帆平估计的时间相比,现在确实有点早。

    “但如果那座灵藏已经开启了,恐怕南疆已经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帆平的拇指和食指轻轻一搓,手里的纸条就化成了飞灰。

    ...

    “我要恢复梁国的王室,但这只是一个幌子而已。”帆平临走前,将郑品和自己的亲近的班底叫过来,叮嘱他们一定要挟天子以令诸侯,保持梁国的大致稳定。

    “主公啊!梁国刚刚平定,各个行省之中都有不满的乡绅和大地主,您如果这样放权,恐怕会有人妄动反意啊!”在帆平治理梁国的这段时间,郑品也没有闲着,拥有不错心力境界的郑品已经开始培养自己的班底了。

    郑品在帆平的同意之下,建立了锦衣卫之类的类似机构,郑品将这个小小的心力宗门挂在通政使司之下,属于直属于郑品自己的武力系统,千牛卫。

    “手下的千牛卫已经带回了消息,各地的军阀都蠢蠢欲动,梁国的本土民众也对我们外来的侵略大有不满,一旦您离开了梁国,我们很有可能控制不住其他行省的形式!”郑品将手里的秘报给帆平送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