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纷杂(两章合一)-第2/4页





    --0---0---小--说---00xs.cc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不惯的腥臭味。

    偶尔甚至有两块肉。

    别说那些个灾民,就是牢头家两个小子也偷偷摸摸去蹭到船上干活。

    一开始人家因为他们年纪小,还不肯要,可后来见他们认识几个字,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牢头看两个小东西没饿着没渴着,活蹦乱跳,精神气十足,也就随着他们去,所谓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两个小讨债鬼吃得饭比他还要多上些许,如今能省下一天的伙食也没什么不好。

    给灾民们吃的这些个粮食,可有大半是许家耗费家财远赴重洋弄回来的。

    听说为了这些个粮食,许家的船员们还和南洋那边的蛮子干了一仗,死伤了不少人。

    就为了这个,也该对关在里头的老爷们好些。

    更何况,南安城的百姓们前些日子制作了真正的万民伞,感激朝廷对百姓的救助,上书给陛下。

    没准陛下一高兴,会对在南安城声望越来越高的许家,网开一面。

    上面的官老爷似乎也没有很为难许家的意思在。

    说不定什么时候,许家的老爷们就都能放出去。

    县衙的老头老李正胡思乱想,抬头就见一身黑色官服的钱风从牢房的方向走出。

    他一声不吭,弯着腰向前带路。

    老李有点怕这位,到是按理说比这位品级更高的那位大老爷,还更平易近人。

    至少那位大老爷身上不会有这股子浓郁的,让人沾染上洗十遍热水澡也洗不掉的血腥味。

    孙连安停了停脚步,扔给老李一吊钱:“许家老太太年岁高,你给她每天多上些热茶热水,别让她吃冷食。”

    老李连忙说了几句大老爷心善之类的话,保证道:“老爷您放心,小的们绝不敢故意作践人的。”

    钱风也懒得理会自己这个临时搭档,又莫名其妙冒出来的好心。

    刚才在牢里,看到那位年过六旬的老太太一脸慈祥,身在牢中也并不抱怨,反而很是关心儿孙,时常安抚儿孙们的情绪,他就动了恻隐之心。

    想必孙连安递送给陛下的折子里,一定会不着痕迹地说一点许家的好话。

    他们这些文人的笔杆子可是厉害的紧。

    钱风嗤笑一声,他看得出来,这位许大老爷是真的完全不知道南安郡王做得那些事。

    就算有点牵连,也不过是为了巴结王爷被人利用了一番。

    但是许家也不无辜,他们家赚的银子,肯定不算干净。

    不过,他何必做坏人?

    比许家更该千刀万剐的人家,也照样活得很是滋润,许家既然愿意花银子买命,他也不去故意结仇。

    再说,别人也就罢了,路重那个路家的公子哥也向着许家。

    别看路重在路家的地位,没有大公子路衡那么高,可也是路家人。

    钱风只认陛下一人的命令,陛下看重自己的母家,他自然要对路家要恭敬些,抿了抿嘴角,对许家的关注也就是片刻。

    片刻过后,钱风便重新把精神放在依附南安郡王的官员名单上去。

    钱风二人一走,牢头就自然而然地翻出两壶药酒,又拎了一个食盒,溜溜达达送到大牢东边的牢房内。

    牢房并不肮脏,打扫得干干净净,虽然不是高床软枕,里面也是柔软的茅草铺地,还有一些松软的被褥。

    桌子擦得干干净净,也没有太严重的异味。

    环境是略有些阴森,可至少与以往那令人绝望的监牢大不相同。

    牢头把酒递给至少瘦了两圈的许大福,照例笑眯眯说了些外头的新鲜事。

    比如说许家的粮食都运到了,朝廷在港口东边设了粥棚,救济灾民。

    至于怎么下发救济粮,还得等新任知县到任之后再说。

    再比如,南安城几十万灾民给陛下上了万民伞和万民书,里面肯定提到了许家的功绩。

    “大爷,您就安心吧,连我这个粗人都瞧出来了,过不了多久,您一家子都能放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