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难啊!



    “讲!”

    康熙灌下一杯茶水,重重地将杯子放在桌上,眼中满是怒火升腾。

    太子,储君也。

    立太子不是儿戏,废太子更不是儿戏。

    “皇阿玛,儿臣请辞太子之位,也是为了朝堂稳固,为了大清江山永固!”

    “是吗?”

    康熙冷冷地望着太子,显然是不信的。

    “皇阿玛,为了太子之位,大哥勾结葛尔丹,激起民变,难道您还不明白吗?”太子语重心长地开口,“皇阿玛您春秋鼎盛,正是大展宏图之时,而弟弟们都渐渐长大了。同为您的儿子,谁比谁差多少?”

    “皇阿玛,您一直想要看到我们兄弟能做到兄友弟恭,但儿臣以为,只要儿臣还在太子这个位子上,就不可能兄友弟恭!”

    “儿臣不愿对弟弟们下手,请皇阿妈允许儿臣辞了这太子之位。待皇阿玛您力不从心之时,再立太子不迟!”

    太子说的情真意切,颇有些真情流露的味道。

    事实上,太子觉得,他这个太子就是个挡箭牌。他的一群弟弟们长大后,少不得野心成长,对皇帝的位子有些想法。但有他这个太子在这里,他们想要更进一步,就必然会想着先搬开他这块拦路石。

    “你倒是说得轻巧!”

    康熙哼了一声,“若是朕废了你的太子之位,你们就能兄友弟恭?”

    “事在人为,总好过现在,弟弟们都将儿臣视为眼中钉、绊脚石!”

    太子跪在地上,淡然回应。

    当他不再是太子,就意味着所有人都可以争这个太子之位,届时,少不得明争暗斗。甚至于可能为了排除竞争对手,他的兄弟们会更加不择手段。但那又如何?只要自己不再是摆在明面上的靶子,谁管那么多?

    兄友弟恭?

    生在帝王家,这种事情根本就是奢望。

    康熙沉吟良久,缓缓开口:“胤礽,你要明白,朕若废了你的太子之位,来日,这大清的江山社稷,可未必就是你的!”

    “若是如此,儿臣也是无怨!”

    太子沉声回应。

    这太子之位,让他背负了太多。而今,大阿哥为了谋夺他的位子,甚至都做出了勾结外敌、谋刺于他的举动。

    “此事,朕要想一想,你先退下吧!”

    康熙看得出来,太子是铁了心要请辞。从最开始的暴怒,到现在的平静,短短时间里,康熙也是想了很多的。

    诚然,太子说的话有些道理。

    只是废立储君的事情,真的不是儿戏。就算他是帝王,也不好随意作出决断。一旦太子被废,朝堂的格局,势必有变。

    “皇阿玛,儿臣告退!”

    太子没有继续跟康熙较真,请辞太子,不可能这么痛快地有个结果,这需要时间。

    “胤礽,你也回去好好想想,别一时冲动,将来后悔,可是没有用的!”

    “儿臣会的!儿臣告退!”

    太子恭声回应,退出御书房,回转毓庆宫。

    康熙坐在椅子上,久久不动。

    梁九功站在御书房外,浑身直哆嗦。

    他听到了什么?太子爷居然要请辞,天啊,这是要捅破天啊!虽然天气渐热,但梁九功却仿佛身在数九寒冬,说不出的冷。

    ……

    梁九功不知道自己胡思乱想了多久,终于听到了康熙的召唤。

    “摆驾慈宁宫!”

    太子请辞,这等大事,康熙自己也是有些拿不定主意。但他的确是用心想了的,太子之所以请辞,归根究底还在大阿哥做的那些事情。借以类推,太子定然是感到了压力和危机。

    身为太子,国之储君,却要时刻防备自家兄弟的暗算,换做是他,这心里也是绝对不好受的。

    慈宁宫中,太后听闻康熙来了,也打起了精神。

    大阿哥被康熙下旨圈禁的消息传来,太后便猜到康熙早早晚晚会来的。

    “皇帝,有些事情,也别太往心里去!”

    看到康熙面色郁结,太后只道康熙还在为大阿哥的不长进而心烦呢。

    康熙苦涩一笑,道:“皇额娘,胤礽刚找了朕,说是要请辞太子之位!”

    “什么?这不是胡闹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