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2-第2/3页
“在我们看来这起案件已经足够特殊了——那个小女孩为什么会特意穿上红色连衣裙?上吊的话,为什么是绑住她的手脚?她脚下吊着的船锚代表的是什么?熊医师身为资深的临床心理学家,能不能现场给一个侧写呢?”小柯知道现在到熊凯大展身手的时候了。
“当然。”熊凯扶了扶梁上的眼镜,“这是一起性犯罪案。”
“哦?”张东扬着眉看着他,“熊医师何以见得?”
“她脚下吊着的船锚,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这是凶手对**的投射,虽然现场没有法医检验报告,但我深信她生前一定有过性行为,而且很可能是自愿的。”
“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又生在封闭的小镇上,吃住都在相对单纯的学校里,她有机会接触到性吗?”张东质疑道。
“在我看来,李梅声称回家拿教科书这样的事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她住校那么长时间,又很少回本家,怎么会有教科书留在家里?凶手如此熟悉李梅的行踪,只有一个解释,就是李梅与凶手是串通好的。只是她并没有想到对方会痛下杀手!”熊凯高声道。
“这也并不能表明她是否发生了性行为,也更不能表明是不是自愿的。熊医师,你又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李梅‘自愿’的性行为?”张东经常参加这档节目,他清楚节目需要的是观点的碰撞,之前熊凯一直表现得让人提不起劲来,现在他终于吐露自己的观点,张东的言辞自然变得激烈起来,以搏人眼球。
“那袭红裙!”熊凯瞪了张东一眼,道:“不管凶手是谁,他都不可能知道李梅表姐有一件红裙,知道这事的只能是李家的人,而李梅特意找出红裙并且穿上,自然是为了迎合凶手乖张的性癖好!”
“难道就不能是针对李梅表姐的伤害行为吗?”张东不同意熊凯的说法,就算他真的同意,也不能让节目这么快结束,“我看过一本心理学书籍,有一个名词叫心理代入,有可能凶手不能对李梅表姐怎么样,所以想办法拿到她的衣服,穿到与她长相相似,又容易控制的李梅身上。”
“当然,当然这个不是不可能。”一时之间熊凯并不能给出准确的结论。
小柯见熊凯又开始符合张东的说法,担心今天这档节目很快就要结束,为了搏收视率,开始煽风点火:“熊医师是资深临床心理学家,而张先生并没有正式学过心理学,现在连熊医师都同意张先生的说法了?看来张先生你去拿个心理学博士也是轻而易举的事,哈哈。”
“心理学这种东西本来就是装神弄鬼,像弗洛伊德的理论,根本就是强词夺理,”张东开始得意起来,“以后我跟人吵架,只要他不同意我的观点,我就拿弗洛伊德的话来辩驳他就好啦,只要说‘你之所以不同意是因为你的潜意识非常认可我的说法,只是你的自尊不允许,所以才故意跟我唱反调。’这样我就可以吵遍天下无敌手了,反正谁都不知道潜意识是个什么玩意儿嘛!”
“哈哈,那我要小心点,不要跟张先生你吵咯。”小柯也跟着起哄。
熊凯在一边听得脸色发青,他握着拳头,大喝一声:“这起案子最大的嫌疑人就是李梅的老师!”
本来还在一唱一喝的张东和小柯见他突然没头脑地来了这一句,吓了一跳,小柯见激将法起作用了,问:“熊医师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资料上说李梅是6月16日请假回家,可是直到17日傍晚学校方才告诉李梅的父亲李梅没回学校,你们不觉得可疑吗??”
小柯和张东翻看了一下手中的资料,小柯道:“根据记者调查的资料,李梅的老师是一名二十三岁,刚从学校毕业的新老师,是一名男老师。”
在节目录制前,制作方就会将相关资料交给嘉宾,让他们熟悉讨论内容,熊凯自然看过案件的资料,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他抓住了学校管理不善的漏洞,再加上刚刚小柯和张东的话令他大为观火,他索性抛出一个重磅炸弹,将话题转移。
“李梅常年住校,能接触到的都是学校里的人,能够知道李梅家的境况,了解那些私密信息,还能得到她的信任,并且可以自由进出学校的,除了老师外还有什么人?!”熊凯见小柯和张东没有反驳自己,更有了信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