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篇 天地悠悠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虽然浅秋时节已具凉意,但中午的日光依然酷热灸人,乡间谚语称之为“艳阳晒米”

    这炽热的阳光是对农作物的自然催熟,远非今天的膨大剂、催熟液、生长素可比。

    阳光下,燕彪赶着马车到达双刀岭时恰值盛日顶悬的正午。

    此时的燕彪,面黑如墨。

    多日暴晒,他即便洗去最初涂在脸上的烟灰,仍黝黑如斯。况且他压根就没洗黑灰,又加之一个多月没洗脸,那脸黑的,如果穿越到三国时代和张飞撞脸,飞哥都会自叹弗如。

    来来复复,满载金书的马车在途中辗转一个多月才到达双刀岭。

    首先,到达天河州时遭遇山洪,天河上游路途阻断。

    等到洪水退却后,马车又频出状况,硬伤是轮胎。

    由于清末年间所谓的胶轮马车并不是充气橡胶轮胎,只是在木轮上套了一个硬质胶圈,能起一定的减震作用。进入天河至双刀岭的路途后,由于山路坎坷颠簸,先是马车木轮的两个胶圈断裂,随后木轮损坏。那年头又不时兴带备胎,没办法苏和泰和燕彪只能徒步百里,重返天河买了新轮胎回来更换。

    多日折腾,人纤瘦如影,驾辕的大马也瘦成毛驴一般。

    乍见燕彪,火八斤不禁暗暗心酸:唉,岁月如刀啊。恩人老了瘦了,看他那黑里透灰的面色,八成染病在身啊。

    见燕彪如此状态,火八斤不禁疾步上前搀扶燕彪。

    燕彪却哈哈大笑:“甭扶着我,老夫身子骨硬朗的很。”

    火八斤听燕彪笑声洪亮,中气十足,顿时化忧为喜,拉着小白萝卜的手把众人让到屋里。

    一番介绍,一通寒暄,笑声不断,喜气洋洋。

    由于已经过晌,为了方便快捷,火八斤吩咐家人宰了一只肥羊,用山珍做底料,吃火锅。

    见大家都在忙活,燕彪悄悄和火八斤讲明来意,不过他没说这是一车金书,只说是宫中旧藏物品,不想被洋人和坏人们夺走,才弄到这里躲避。

    火八斤听罢不禁拍着大腿连连叹道:“天意,天意啊。”旋即他说了吴八九刚刚修设玄武洞的事情。

    苏和泰和卢拳头听后简直惊呆了,看来冥冥之中自有神明啊。

    此刻吴八九亦觉心底畅快。

    洞窟改造完毕已有一段时日,吴八九一向内心敏感而脆弱,他自忖每日白吃白喝,颇觉不安。特别是当火八斤的家人不时流露讥讽的言语时,吴八九更是身如芒刺。

    此时燕彪等人的到来,让吴八九又有了新的作为。

    试想,如果把西施浣纱洞变成藏宝洞,其设施必须增强完善,这样吴八九自然就会成为首席设计师和技术总监。这一时段他就能摆脱消弭寄人篱下的感觉,他虽然是太监,但却总想活的很男人。

    藏宝工作紧张而秘密的进行。

    吴八九带一部分可靠之人在洞内修整布设。

    苏和泰和卢拳头负责整理散落损坏的金书。

    火八斤与燕彪负责购置制作相应器材。

    这天,苏和泰同卢拳头整理被火熏黑的金书时,却发现有一个完整的盛金书的铁箱里居然放着几块厚厚的石板;后来经过反复论证,认定这些石板是明朝制订书籍时用的压书板。

    在明代,制作装订书籍纸张时用的压书板,有黄铜和石质两种。这一箱压书石板的发现,也解开了这些金书为何历经数百年而未被发现之谜,那就是人们一直认定这些铁箱子里盛放的全是压书石板,一直被闲置于库房一隅。

    全部整理完毕,一共发现三箱紫石压书板。

    这些石头也跟着白白折腾许久,卢拳头有些气恼的要把这些石板丢掉,苏和泰制止道:“留着吧,如果当初金书要不是和这些石板混在一起,此后在久历战乱中,恐怕这些金书早就消亡了。”

    卢拳头想想也对,便把这些石板也重新装箱。

    忙碌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须臾间已至翌年三月。

    这多半年里,吴八九用双刀岭当地独产的墨玉和旧存紫檀木制成了六座巴掌大小的精美砚屏,墨玉屏风上雕了昭陵六骏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