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 去提篮子



    蹉跎了一段时间,转眼到了10月份。

    这天早上,贺冬正睡得香。迷糊中,他感觉耳朵有点痛。睁开眼,见叶梦兰正拧着他的耳朵,贺冬说:“你干嘛?”

    叶梦兰说:“每天坐吃山空,你这样子,儿子出来了,有东西吃吗?”

    贺冬说:“不是还没出来嘛。”

    叶梦兰说:“儿子出来再去忙活,来得及吗?”

    贺冬说:“那你让我去干啥?”

    叶梦兰说:“借钱去!”

    借钱?贺冬弹起来,说:“干什么?”

    叶梦兰说:“别问那么多,先去借。”

    贺冬说:“怎么,你不想跟我过日子了?”

    叶梦兰说:“什么话?”

    贺冬说:“拿了钱,好偷偷回去啊。”

    “我要回去,当时就不会来了!”叶梦兰就是一气,扭头坐着,不再理睬。

    见她生气了,贺冬不敢再开玩笑。他急匆匆起床,搞好洗漱,然后出门借钱去了。

    贺冬做多功能锅生意亏大了,这个消息早就在村里传开,他去找村上熟人借钱,没几个给好脸色的,更不用说借钱了。大半天的,贺冬就借了二十五块钱。

    二十五块钱,能干什么呢?贺冬不敢回家,盘算着再去跟谁借。终于,他想到了他的同年刘小方。

    刘小方是贺冬的初中同学,新石村人。读初中时,因为两人走得近,又是同一年出生的,就结了同年。刘小方的父亲在供销社上班,那可是好单位,刘小方经常带好吃的东西到校,羡慕死同学了,贺冬可没少吃。初中毕业后,刘小方顶了父亲的班,在供销社上班。后来,他结婚了,两人的走动也就少了。

    刘小方上班的供销社叫田心供销社,是两层红砖楼房,那可是当地最好的房子。

    想到刘小方已经结婚,不好空手上门,贺冬咬了咬牙,花了五块钱,在供销社的南货部买了一些吃的。

    拎着这些东西,贺冬的胆量壮了一点,敲开了刘小方的家门。

    开门的是刘小方老婆崔洁,她愣了好久,才认出贺冬是谁,连声喊刘小方,你同年来了。

    刘小方正在屋里逗儿子,听到老婆喊,急忙抱着儿子出来。见是贺冬,他便逗着儿子,要他喊爸爸。

    刘小方的儿子快三岁了,倒也不认生,真的朝贺冬喊了声爸爸。

    贺冬把东西递给崔洁,说给你宝宝买了点吃的。然后,他抱过孩子,逗弄起来。

    崔洁客气地说:“来就来嘛,还买什么东西。”

    逗弄了一会,贺冬试探着说:“小方,我想借点钱,应应急。”

    刘小方悄声说:“多少?”

    贺冬说:“五百。”

    刘小方说:“媳妇,拿五百块钱来。”

    崔洁说:“要这么多钱干啥?”

    刘小方说:“我同年要应急。”

    崔洁从厨房里出来,接过贺冬手里的孩子,又将刘小芳扯到厨房里,说:“我就说,你这同年来,肯定没好事。刘小方,我跟你讲,这钱,我不借。”

    刘小方说:“我这同年,平时不求人的,肯定是有难处,才向我开口。”

    崔洁说:“你没听人讲啊,他做生意亏了,欠了一屁股账。借钱给他,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不借!”

    这番对话虽然是在厨房里讲的,可崔洁故意讲得大声,好让贺冬听见。

    贺冬当然听见了,他一阵尴尬,知道再呆下去是自讨没趣。

    刘小方追上来,一脸歉意地说:“贺冬,真是不好意思,家里没这么多钱。这点钱,你拿着。”说完,他把手里的一把钞票硬塞在贺冬的口袋里。

    这些钱,应该是小方的私房钱!

    贺冬没有挑破,只紧紧地握了握小方的手,转身走了。

    贺冬数了数刘小方给的私房钱,5张10元的,8张5元的,5张2元的,总共100元,加上之前借的20元,总数为120元。

    揣着这120元,贺冬回到了贺家老屋,将钱给了叶梦兰。

    叶梦兰点了下数,将钱揣进口袋,说:“120块钱,少是少了点,不过也可以干事了。”

    贺冬说:“你干什么事?”

    叶梦兰说:“进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