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镇国基石-第4/4页





    能够一比一的消耗,这些游牧民族,根本就不是农耕民族的对手,只要不是连年战乱,中原的王朝,都是在几千万人口。

    不过事实已经证明的,城墙和城市,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这牵扯到了人口和军队数量,就如同明朝对付满清平辽的方法,那是不断的铸造城市,如果说明朝的财政状况,如同北宋一样健康的话,满清早就被围死了。

    明朝没有那么的有钱,加上从上到下贪腐成风,3000万的平辽费,可能出了京城,就要少掉三成,中间再加上层层的盘剥,真正能够运用的辽东的,就十不存一,缝缝补补的修建起来的堡垒,一旦被满清围困,当弹尽粮绝之后,等待他们的就是没顶之灾。

    还有一个历史的可惜,如果当时,西班牙人传入的不是红衣大炮,而是棱堡的话,说不定,历史也会改变,可惜历史没有如果,甚至毫不客气的说,红衣大炮,西班牙方阵和棱堡,都有可能进入到中国,好大喜功的朝臣,更喜欢红衣大炮而已,再加上水泥这种东西,缺少了原产地中海的火山灰,他们要怎么造。

    棱堡不一样,驻扎少,投入少,700士兵,每年的投入,可能也不超过1万贯,200个之下,也不过是200万贯,对于北宋来说,根本不是问题,还包含了本身应该支出的军费。

    有了对棱堡的全面的认识,狄青对于接下来的战争,已经有心理准备了的,只要在接下来,禁军更换的过程之中,在整个河北的边关,兴建的最少150个各种各样的棱堡,然后在这些地方驻扎10万人,这些驻扎的人员,不用禁军,厢军都可以,以他们为重点,然后再配合一点民团,就可以把整个北方的防线彻底的防御好。

    一个非常可怕防线,10万人就可以把北方几十万人守卫的防线,守卫的固若金汤,然后他就可以抽调出足够的军队,进行军事行动,一个被北宋寄予了很多年的行动,收复燕云十六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