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母亲坟前的倾诉



    在这条几乎已经找不到踪迹的路上,杂草丛生,举步为艰!盛夏的山里,同样炎热。口干舌燥,汗流浃背的聂坤,听着四周的蝉鸣虫叫,第一次为自己的选择有了悔意。

    半山坡的那几间土房,已是破坏不堪。房前的围墙已垮了一半,墙边的石桌和石凳也被跨下的泥土掩埋,只露上几角青石,代表着它的存在。

    那张石桌和石凳,是自己幼时母亲和外婆一家人,最喜欢坐的地方。因为从那里一抬头,便可看到回家的小路以及在路上来往的行人。每次父亲回来,远远地,就能看到他的身影。那是聂坤记忆里,最快乐的场景。

    站在房外几步之遥,聂坤突然没了上前的勇气。这个他曾经魂牵梦绕的地方,此刻却不敢伸手触及。人去楼空,物是人非的凄凉,蚀人心骨。

    “是——阿坤吗?”

    伤感失神间,一个苍老的乡音从背后传来。聂坤转过身,映入眼帘的是一位背着背篓,头发花白,满脸慈祥的老婆婆,正站在树荫下,用探究、迟疑的眼神看着他。

    “哦——是,是我!”

    聂坤微笑着点着头,三两步迎上去:“您是——朱婆婆,对吧!”

    “是——,阿坤,你还记得我呀!”

    朱婆婆立刻眉开眼笑:“都这么多年没见了,我——都快认不出你了.........”

    朱婆婆是离聂坤家不远的邻居。山里人少,居住也相对分散,邻居间,真有亲人般的感情。谁家有啥事,大家都很照应。聂坤小时候,没少往他们家里跑。她们家的核桃树高大,是聂坤最爱攀爬的地方。

    “我到市办点事。所以,就回来看看。朱婆婆,您家人,都还好吧?”

    “嗯!还~~~好。都挺好的。你——外婆,身体也好吧?”

    “还好!就是脚受伤后,行动有些不太方便。不过有人照顾着,也都挺好的。上次我去看望她,她还老说起你们。我这次回来,除了看看我妈妈之外,也想把这老房子给修整一下,等过春节时,回来看望你们。”

    “哦!那好哇!我有好久没见她了,心里也怪惦记的。等她回来怎么都要留她住上一阵子........”

    乡下人的淳朴和热情,在朱婆婆身上展露无遗。听聂坤说要去看他妈妈,又主动走在前面,用镰刀为他披荆斩棘,开辟出一条通往他母亲坟墓的路。

    夏天里,树木枝繁叶茂,藤蔓杂草相互缠绕。母亲的坟墓被掩隐其间。要不是朱婆婆带领,聂坤一时半会,还找不到它的准确位置。

    朱婆婆又是一番除草截枝,才将聂坤母亲的坟墓整理出来。墓前拜台的一方土里,还残留着一些为完全分化的香蜡纸烛。应该是在春节或清明那些祭祀的日子里,有人来拜过。

    “你妈妈呀,是个大好人,只是——走的太早了............”

    母亲和外婆一样,都是心地善良,如菩萨般的女人,当年她还在时,因为父亲经商的原因,家境比同村的其他人都要好一些。自然平日里少不了接济东家,扶持西家的。朱婆婆由于孩子多,当时家里还有瘫痪在床的老人,所以,对她们家的帮助,也是最多的。

    朱婆婆望着聂坤母亲的坟茔,不禁哽咽出声。淳朴的老人,对于曾有恩于自己的故人,即便时过境迁,依然铭记于心,没齿难忘!

    “谢谢朱婆婆!妈妈在这儿,能有你们的关照,她也一定很欣慰的!”

    朱婆婆家记恩。那坟前拜台下的祭拜之物,应该是他们对母亲的一点感怀,对于这一点,聂坤觉得母亲受得起。

    “都是乡里乡亲的,你们又不在家,这些都是我们应该的。以后啊,到了下面,我还想跟她做邻居呢。你也好久没回来了,一定有很多话想跟你妈妈说吧,我就不打扰你了。记得呆回跟你妈妈说完话,就来朱婆婆家坐坐。”

    “嗯。好的,我一会就过来。”

    送走朱婆婆,聂坤才从随身携带的背包里,拿出祭品,恭恭敬敬地摆放在母亲墓前,点燃香烛,跪拜母亲。

    母亲就躺在那个已与山浑然一体的土包之下。一阵山风吹来,哗哗的树叶声,仿佛是她对久违的儿子的呼唤。坟茔边的一块青石,是他最爱坐的地方。每每遇到什么开心或难过的事,都会习惯性地跑来这里,坐在那块青石上,跟她诉说,就如同她还在世时,喜欢依偎在她身旁讲故事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