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回 求药-第2/3页
完颜宗矩看了信使一眼示意退下,信使赶忙告辞推出大殿。金太宗见是完颜宗矩,叹了口气:‘弟弟!想当年我一夜与数名女子翻云覆雨也不在话下,如今真的是老了啊!便是一名女子也让朕气喘吁吁了!’完颜宗矩淡淡道:“皇上要龙体康健,恢复年轻时的雄风倒也不难。”“哦?”金太宗对这话倒是感兴趣,问道:“你也知道,那些太医每日送来的什么虎鞭鹿茸,哪里管什么用?弟弟你既然是一教之主,必有好主意!快给朕说来!”完颜宗矩幽幽道:“臣素闻宋人对这房中术倒是颇有研究,尤其是道教中人更擅长炼丹补阳之法,皇上可以下诏让各汉人属地贡献强身健体之药方,到时再精挑细选一番便可。”此言一出,金太宗面上一喜,夸赞道:“教主不愧是教主,果然有点子!”随即召来侍卫即刻下诏征讨药方。
过了几日,金太宗正在宫中歇息,心中闷闷不乐。忽然有人来报一个道人求见。此时虽然宋金两国交兵,但是僧人和道人都是世外之人,一般不参与俗世也不被金国所仇视,反而比较自由一些,可以出入一些普通宋人不能出入的地方。
“道人?”金太宗问:“是什么样的道人?来此何干?”来人奏道:“那人自称‘一眉道人’,说是看到皇上讨要药方千里迢迢从龙虎山赶来的。”“哦?”金太宗眉头一展,大喜道:“快请!”
不多时,那一眉道人来到宫中。金太宗见这道人体型微胖,一字连心眉,头挽爪髻,身披青蓝布袍,身后背着一个大葫芦,走起路来飘飘然,有点仙风道骨的感觉。
那道人见了金太宗稽首道:“贫道一眉见过皇上!”金太宗吩咐手下赐座,道人谢过对面而坐。金太宗问:“这位道长,素闻汉人对采阴补阳之法颇有研究,老夫年事略高,有时房中之事力不从心啊!还请道长赐良药救我!”道人捋了捋须答道:“陛下已经过不惑之年,自然是精力衰竭,乃是人之常情,也是天地法则。若想强身健体回复青春,只有在天地与自然之间寻找方法!”金太宗乃是马背上打天下的女真族人,能征惯战却听不懂这些文绉绉的话,只问:“愿闻其详?”道人答:“不知陛下可曾听说世间有灵兽,能活百年甚至千年之久,远远超过人的寿元。”金太宗面上一惊,摇头道:“自然不曾听说,就算听说过那也只是传说而已,世间难道真有这不死灵兽不成?”道人笑道:“陛下不知,中原有一地,唤作首阳山,人迹罕至,山中有一洞唤作首阳洞。这洞中自古便有灵兽出没,那灵兽轻易不得见,只每逢一甲子才出现一次。而今年正逢甲子年。若陛下能派一队人马前往,诛杀首阳兽,取得内丹,便可作为药引炼制成仙丹,服了自然益寿延年!金枪不倒!”这一番话说的金太宗热血澎湃,赶忙拍桌子叫道:“道长此话若是当真,事成之后,我赠你千两黄金!”随即吩咐侍卫马上调集一队人马准备。道人顿了顿了说道:“光是有这些兵马还不足够,那首阳兽铜皮铁骨,刀枪难伤,除非有绝世高手同去,否则大事难成!”金太宗呵呵一笑:“这有何难?”说罢吩咐道:“快去请教主前来!”
话说大宋京城(建业),五日之期已到,独孤剑前往铁匠铺取剑,那重铸的玄铁重剑与之前的几乎一模一样,分毫不差。独孤剑自然大喜,拿在手中挥舞了一番,十分趁手,便用布裹了背在背上。出了铁匠铺,外边早有一队人马等候,为首一人正是当朝礼部尚书李大人,身后的人马自然是京城的禁军,皆是百里挑一的精壮汉子。因刘贵妃言此行重要,这些人虽然加起来也不敌独孤剑十分之一,但是人手多些总是可以相互照应,何况此去路途遥远,衣食住行也要有人照应。加上有李尚书同行,一路上各关隘城池自然畅通无阻。
此刻这些人都在等独孤剑的命令。独孤剑只淡淡说了一句:“走吧。”随即跳上马车,入内端坐。李尚书也只能骑马跟在后面,一行三十余人不打旗号,悄悄的出了东门往首阳山的方向而去。
那首阳山位于甘肃渭源县境内,里京城足有二千余里,就算快马加鞭也得近十天才能到达。独孤剑坐在车中闭目养神,心思:‘这皇上非要派这些人跟着,若没有他们,我坐上大雕只需三日便能到了……’又想:‘这一眉道人不知所踪,皇上却对其深信不疑,只怕他是邪门歪道误导皇上。’独孤剑自己修炼过北斗延生法,衰老速度确实比常人要慢,但是也并非长生不死。生老病死乃是自然之法则,道家有云:道法自然。道家修炼之功法在于精心养气,吞丹服药虽有,却也并非什么大神通。反而这皇上日理万机,又值两国交兵,天天心浮气躁哪能益寿延年?单单靠一颗传说中的灵兽丹就能逆转乾坤?独孤剑心中并不认同,奈何妹妹相求,哪怕有一丝希望也只能试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