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组建关宁铁骑



    以魏忠贤的性格,他现在只想安安静静的过日子,不想再有大的战事发生。

    这倒不是说魏忠贤不想收复辽东,而是没钱。虽说他打倒了东林党,但东林党在江南的势力还在。

    而江南又是明朝的财富重地,要是收税收太多,恐怕就会有人起来闹事。

    这倒不是说魏忠贤把那些盐商富贾们逼的没路了,反而恰恰相反,魏忠贤可是严格按照大明税律来的,三十抽一。

    但就是这三十抽一,到现在还有人不想交。要不是朝廷现在打了几场胜战,辽东的军饷也勉强够。不然魏忠贤肯定要大发雷霆,将那些逃税的富商给剁了。

    正是这个原因,魏忠贤才不想打仗,一打仗他就又要去筹集粮饷,又要和那些江南富商盐商们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他可没那个精力。

    所以高第深彻贯彻落实了魏忠贤,魏九千岁的精神,能不打就绝不打,能省钱就绝对要省,当然这些省下的钱进了谁的腰包,估计只有高大人自己清楚了。

    但阎鸣泰等人不知道这些啊,他们还一门心思的想消灭建奴,收复失地。

    这倒不是说他们有多么爱国。而是为了高官厚禄去的,在他们想来,现在有仙师在山海关,这可是个绝好的机会。

    有仙师这个免费打手,赢了功劳自然少不了他们的,他们还能千史留名,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要是输了也没关系,反正他们也不是辽东最高军事长官,天塌了有高个顶着,朝廷要处罚还轮不到他们。

    阎鸣泰等人的算盘打得是噼啪带响,所以高第一来,他们就迫不及待的怂恿高第,让高第在辽东准备进攻。

    在他们看来,在仙师面前唯唯诺诺的高第应该好糊弄。所以阎鸣泰想都没想,就直接找到高第,是说明了来意。

    高第当时不动神色的表示支持,阎鸣泰等人大喜,以为高第同意了。

    他们就抓紧时间,临时的制定了一份进攻建奴的方案,并将其交给了高第。

    高第不动神色的接过,当时高地当着他们的面,信誓旦旦的保证自己肯定会仔细考虑,而等阎鸣泰等人一走,他就转身将这份计划书交给了魏忠贤。

    魏忠贤看到后自然是大怒,他当时就派人给高第传话,让他上书弹劾阎鸣泰等人。高第自然配合。

    就这样原本还在家里兴奋等着高第答复的阎鸣泰一行人,被高地卖了。

    他们等到的不是高第的答复,而是朝廷的罢免令。

    就这样阎鸣泰等人是稀里糊涂的下了课。等他们到出山海关,这才反应过来,感情自己等人是被高度给阴了。气得他们当时就是破口大骂,但也无济于事。

    吴宇也是后来才知道魏忠贤的心思的,他之所以知道,这还是他向魏忠贤要银子组建骑兵时,崔成秀给他的一封信。

    崔成秀在信中说,九千岁希望这一两年内不要在有战事,不然粮饷就有些吃紧。

    吴宇想了想,按照史书上所说,宁远之战应该是天启六年发生的,就算提前几年,也应该是天启四年以后,因为吴宇当时写信是天启三年,而袁崇焕当时还没开修宁远城,宁远大战,没有宁远哪来的大战。所以算来在一年多内应该没有战事。

    想到这些,吴宇就欣然答应了。魏忠贤得知后,是欢喜的拨了一批粮饷给吴宇组建骑兵。

    吴宇想组建骑兵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天启二年,他在宁远见到祖大寿手下那近百名装备三眼神铳的骑兵吊打建奴三百铁骑后,就萌生了组建骑兵的想法。

    直到孙承宗离开,吴宇才有时间,才有权利组建骑兵。所以等孙承宗一走,他就立马着手安排起来。

    按照吴宇的计划,先组建一千五百名装备三眼神铳的铁骑。以祖大寿那先前的近百名骑兵为骨干,并指派祖大寿、王头、王生各指挥五百铁骑。

    吴宇将这支骑兵亲自命名为关宁铁骑。在吴宇的努力下,关宁铁骑很快就组建完成。

    按照吴宇的指示,祖大寿王头等人在招募骑兵时,都选的是辽人。这就是用辽人守辽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