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兵锋



    函谷关外,章邯领着司马欣、董翳等人静静地等候。

    不大会时间,一行数十骑就出现在三人眼中。当先一人全身甲胄,控马技术相当娴熟,正是从咸阳赶赴此地的王离。

    “末将等见过上将军。”待到王离到了近前,章邯、司马欣和董翳三人一起上前拜见。

    “几位将军免礼,如今叛军情势如何?”让几人起来,王离一边下马,一边问道。

    随后章邯三人请王离进了函谷关,在路上章邯回应道:“先皇驾崩,新皇刚立。再加上赵高身死,朝局不稳。六国趁此机会大肆招兵买马,如今各国里就连最弱小的韩国都有了数万精兵。而最强悍的楚国,已经发展了二十多万人马。且六国已经联合起来,推举一个名叫项羽的年轻人为盟主,以此对抗我大秦。”

    “哦,这项羽何许人也?”王离有些好奇的问道。

    “项羽,名藉,字羽。相传乃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前些日子,会稽郡郡守殷通本想投机起义,任命项羽之叔项梁为将。但项梁、项羽叔侄早有歹意,趁此机会斩杀了殷通,然后控制全郡,又立楚国贵族熊心为楚王,成为六国之中最先复国的国家。这项羽有万夫不当之勇,曾单枪匹马杀死重重护卫中的殷通,而被熊心封为‘霸王’。”一旁的司马欣接口说道。

    “霸王吗?”听到这里,王离自言自语地说道,眼中闪过一抹亮色。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王离出身名将世家,此刻心中有了战意。

    进了临时指挥所,随行而来的参谋部打开制作好的地图,众人开始分析起来。

    章邯说道:“上将军,如今我大秦能够平叛的军队都在这里。末将以为,与其在这里等待他们来攻打,不若我们主动打出乎。”

    “章邯将军何以有此说法?”王离看着他,然后问道。

    “上将军,如今天下百姓都在看着我们的动作。如果我们不主动出击,而是等待着叛军来攻打函谷关。一来不可以打出我大秦的威风,让天下百姓以为我大秦怕了叛军,二来也不能将战场转移到国境之外,消耗的是我大秦。”章邯接口说道。

    听到章邯的话,王离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了包括参谋部在内的其他人,发现众人都若有所思。

    “你们也认为章邯将军的想法很好?”王离开口问道。

    “末将以为章邯将军的想法不妨一试。现在六国叛军中距离我们最近的就是赵国的叛军,而且前两天赵国发生了叛乱。此时攻打赵国,可以趁六国尚未集结完毕,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司马欣接口道。

    而他所说的叛乱,则是张耳和陈馀杀死了原来的国君武臣,立了赵国贵族赵歇为赵王的事情。

    “末将也赞同。赵国复国,距离我大秦最近,我们有函谷关天险,进可攻,退可守。灭了赵国,一来可以打击六国叛军,二来也可以树立起秦军的威望,让接下来的平叛更加容易些。”参谋部张仪也开口说道。

    “既然大家都赞同章邯将军的想法,那我们就来研讨一下攻略。”见大部分人都赞同,王离也不反对,于是开口说道。

    最后议定由章邯领五十万大军出函谷关奔袭赵国,王离率二十万秦军留守函谷关,同时做好支援章邯的准备。

    准备妥当之后,章邯与司马欣、董翳领大军五十万出了函谷关。因为这些军队原本是骊山囚徒构成,章邯也是他们的第一任统领,所以并没有什么隔阂。行进的速度也很快,当天就进入了赵国境内。

    进入赵国境内之后,章邯大军由于目标太大,不可避免的被赵国人发现。昭襄王时期,秦国武安君白起对赵国的长平之战一举坑杀了四十万赵军。因此,赵国人可以说对秦人是恨之入骨,因此反抗极为强烈。虽然章邯因为人数众多,打退了赵国人的反抗,但是也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伤亡。

    “章邯将军,赵国人反应太过激烈。按照这种情形来看,恐怕我们在赵国境内举步维艰,必须要想办法加快进度才行啊。”路上,司马欣向章邯说道。

    “司马将军可有什么高见?”章邯勒转缰绳,停下马匹,出声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