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质子
第一,崆峒山山脉所至之处,方圆五十里范围内均为李复秦领土。
第二,晋王及其朝廷,不得干涉李复秦在领土内的一切行为。
第三,凡在李复秦指定部门登记户籍的一切人等,便为李复秦治下之民,受李复秦保护,并按照李复秦的法令行事。
第四,李复秦治下之民于晋国行事,与晋国法律相抵触的,应交由李复秦审判处理,晋国不得自行其是。
第五,李复秦治下与晋国通商互市,征税方法采用一次性征税,不得在道路、城市多次设卡征收,税率由双方商定。
第六,安昌镇为李复秦指定的临时首府,其方圆四百里范围内,皆属其辖下,晋国当与承认。
李复秦洋洋洒洒写了六条,写完了发现似乎有点奇怪,对面都是国家名,自己是不是也该建个国了?
个人姓名对阵国名,有点不太和谐了呀。
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搞个国号还怪麻烦的!
再看夏力行,这位太子已经目瞪口呆了。
诸如互市通商、法权税收的东西,也还罢了,这玩意儿就算晋国不想同意,也不敢冒着惹恼李复秦的风险,生硬拒绝。
可是就安昌这么一个小镇子,充其量连个县城都算不上,要那么大干什么?
方圆四百里,那就是八百里乘八百里!
虽说具体有多大他没概念,但这八百里他熟呀!
来的路上,也就走了两个八百里不到。
虽说从中京城来安昌这条路不算远,比起从中京到晋国另一侧的边境近了有五六百里的样子,但李复秦这个要求也太夸张了。
别说是他,就是他爹,敢答应下来,在国内也能被人骂死。
“真人,这方圆四百里,委实大了。”夏力行摸着汗,小心翼翼反对道。
李复秦看看他,心说:刚刚这小子还一副倾慕的模样,怎么这会儿就不乖了?难道我要的真的多了吗!
其实没多少啊,安昌镇背靠崆峒山,这一面的四百里几乎就不算了,另外三面的四百里也至少有两面被山脉吞掉了一半。
说起来,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地盘儿,本来就是崆峒山的,也就是他李复秦的。
至于另外三分之二,那也是必须的好吧。
上一世,第一大城市以六千多平方公里,容纳了两千多万常住人口,这还没算流动人口。
但是那背后依托的是整个国家的农业生产力量,城市是个纯粹的农产品消费区,没有足够的产粮能力,那就不用想什么大城市的问题了。
所以李复秦要的这片地,除了建设城市本身,还要考虑农业用地、工业用地,以及不适合耕种的绿化用地、水体占地等等。
你要可可的就弄一个几千、万把平方公里,百分百不够呀!
他现在要的这四万平方公里,那也是精打细算了的,属于最低限度。
城市范围规划五千,山地占掉一万五左右,剩下两万要给耕地留下至少一万五,这样的话才能支撑起李复秦想要建设百万人口大都市的野望。
为啥不是千万人口级别的城市?
这破地方的农业生产效率能跟上辈子那庞然大物比吗?
上辈子一平方公里的耕地,产出至少也能抵这边十平方公里!
就算要搞出百万人口级别的,都要先把目前的农业生产能力升个几级再说!
再次重新捋了一遍,李复秦不开心了:“我说小夏,这可真没多大!你自己算算,安昌背后就是崆峒山,本来就三分之一是我自己的地盘儿,也就相当于跟你们要了两三万平方公里而已,怎么这么小气?”
夏力行彻底晕菜,啥子平方公里呦!求说人话!
又是一番鸡同鸭讲,李复秦也脑壳大,这边喜欢用的单位全都奇奇怪怪,换算来去不是带个八就是带个六,要么三、七跟在小数点后面除不尽,烦死个人。
怪不得上辈子那些帝国主义在非洲划分边界喜欢横平竖直,跟他们这些“土著”沟通实在是折磨人!
然而李复秦可不愿意做那些强盗,咱是好人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