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剑再锐终须命修
诗有云:
吾辈独身喧嚣尘,仰天长啸血沸腾,握剑手中豪情起,持剑随风逍遥存。
拔剑既能破万法,举剑亦可问苍生,仗剑天涯凌云志,御剑六合且归魂。
剑多为矿藏所制,蕴含金之气,西方白虎主杀伐,剑术可谓是屠人之术也,乃凶器,自古以来,证道法门众多,数不胜数,且庚辛二金吞腹法,博大精深,多为剑之一脉操纵手段,然,剑道所习功法何其复杂,传承斑驳庞乱,根本无从描述哪门哪派才属于正宗。
短剑,长剑,阔剑,七星剑,子午鸳鸯剑,斩马剑,袖里剑,软剑等等数不胜数的款式,不一而足。
道家法家常用剑,兵道杀道武道同样喜爱剑,哪怕佛门都有几招剑诀传世,君不知达摩剑法利否?
修行之途传万代,不乏有大能者降生,无从知晓的某天,这剑一脉再度出现分支,号称本命飞剑,与修士之间命魂相连,息息相关,隔空取物如手臂延伸,威力强大,号称一剑破万法。
其中尤以剑修为最,因其特别痴迷三尺青峰,除却一袭青衫,别无它求,有那别名,号称剑中仙是也。
既以剑修为名,充分证明,心中除却本命飞剑无有它物,于是乎,剑修之法以人剑相通,人剑相扶相助为上,倘若修剑者凭借过人的福缘,万千载岁月,孕育出契合神魂的无上宝剑,到那时,擅长操纵飞剑的他们,将伤敌于千里外,任何事情俱能一剑破之,剑气凌厉更是天地万物,各种生灵的克星。
剑之一道,讲究以剑气为基本,以剑诀为妙用,以剑招为延展,以剑心为道心,讲究,以剑知道,以剑问道,以剑入道,以剑证道,以剑破道,以剑弑道。
剑修即是剑的操控者,剑法可谓是出神入化,相较于其他人等,制敌手段虽说不够花哨,却凭借丰富的战斗经验,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找到应对之法,动辄能使对手疲于抵抗,尔后导致无法还手,彻底失去机会,身死道消矣。
然,一啄一饮,皆有定数,越是求精,其难度自会无限拔高,此宗,属难以避免之事,不光孕养剑丸时间漫长,初始阶段缺乏有效手段,若贸然使用别的法门应战,心智难以磨炼,有样学样,体内孕育出的剑丸将会失去往昔初衷,之盼,之念,成空谈,到那时,其锐不显,其刃无锋,悔晚矣!照此下去,本命飞剑终有一天,恐将名存实亡也。
有大能者,开创另类剑丸,走偏锋,名曰:《太乙金光剑正解》,取的是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包罗天地养育群生,金光速现覆护真人之意。
姜北云往昔翻阅过此种道典秘笈,曾见一本《啸影仙录》所记载,书中描述:“孕养初始,剑意存……则充足于内而发乎外也,静则回风混合,动则雷霆风云。”意思简单明了,无需修炼多久,就具备一定的攻伐手段,大成时,法决施展下,有浩瀚威势。
“且时时修奉,其数无疆……惜而天意造化,人力始有穷尽时,终究事与愿违,如之奈何。”此种偏锋道统,中心思想,讲究法剑随时养,随时用,比反复掐决颂咒的斗法来得更为便捷,唯独有一点不妙在于,需缓冲!
此种道统,炼就的一口本命飞剑,攻势滔天,降妖屠佛弑魔,然,不具备持续攻伐能力,典型的三板斧,与公孙洪渊习的秘法效果雷同,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鸡肋。
此种秘法讲究,凝聚所有灵能为一个点,精,气,神,锐气,杀伐,揉捏为一体,进行超动力式的出击,例不虚发,修为相仿之人,中者鲜有不死,颇有一种刺客对决,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意思,要么对方身死轮回,要么自己成鱼肉。
若敌人能抗住此剑而不死,证明其强大,基本上,己方也就没有多余的还手能力……
这种号称余毕生所求的招式被刘易峰施展出来,不管甲十八能否接住,真斗起来,不会有太好下场,终归是来招降来的,尽量避免节外生枝。
甲十八难解其具体涵义,不过遵从指示,立即召回一元重水,大敌当前,但凡未经姜北云首肯,贸然行事,这绝对属于亲者痛而仇者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