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东临县诸君作乐-第3/5页
可脑子里闪过无数画面,古人有云:人多吃饭才香,人不要不合群,随大众些没坏处,等等等等。
琢磨这饭食不可能下不了肚,想那么麻烦作甚,干脆买来吃吧。
左掏钱,右拾取,直接闷头胡啃,这一口咬下去,瞬间被惊艳,没办法味道太好,别看这路边摊,没个店面,里头的料可是满满功力。
名字取得普通,就叫红豆糍糕,没咬文嚼字弄些个芙蓉团子、美人兮听着响亮的别号。
果真人不可貌相,糕点亦不可嫌名丑。
牵着马,姜北云伸出大拇指,夸赞道:“东家你这糍糕,手艺了得哇,祖上莫不是御厨。”
那汉子老实憨厚,也不迟疑,擦了擦手言道:“仙客好眼力,不瞒您说,御厨谈不上,老店铺倒也能称呼,从我爷爷辈传下,手艺响当当,家里有口寒水井,老天庇佑,落得个水质好,打上来冷彻刺骨些许甘甜。”
灌了口凉水又开腔道:“弄些个好糯米,放置里面浸泡,搅拌淘洗,若是不注意温度若高了,口感大为不同,尔后放进蒸笼,旺火闷二个时辰,晾凉后放石臼里,再沾凉水反复捶打,彻底弄匀称了才行,再包上前门楼李家卖的红豆泥,色泽饱满,香的很,未了还要掺和蔗糖,然后包裹成型,放模具里压胚子,扔进热油锅炸透弄熟后,淡黄色时取出控油,继而另一口油锅里复炸至焦香捞出才成。”
“外酥里嫩,香甜可口,真不是随意瞎胡捏,厉害了您嘞。”姜北云点头致意,那汉子搔脑袋乐呵,头回碰见公子哥夸赞,怪稀罕的,这晚上回家要给婆姨娃儿说去。
………………
翠云楼处于繁华地段,手段通天,地盘子颇大,东家是个妙人,暗含闹市中取静之意。
后院正对门的二进屋,姜北云包了场,信步走进,喧闹随之隐去,环境安闲无声,枝叶婆娑,有股淡淡馨香传来,点头赞许道:“好地方。”
李三儿没啥反应,按他的原话说,一处茅坑,二间房,三颗老树,四面墙,五两银子,住六晚,七天过后,穷光光。
姜北云揣着明白装糊涂,嘲讽又如何,爷我乐意住,哪怕公孙洪渊在侧,他也敢说银子多。
与李三儿谈论这些,简直就是对牛讲鸭语,咱不是一国人。
可惜李三儿穷惯实了,喋喋不休的埋怨大手脚,捂住胸口,恰如往年的西子捧心,之病态,愈增其妍,二者神似,形不似,与美女佳人对比,丑陋恶心了倍许。
姜北云脑袋都要听起浆糊,又拿他没办法,毕竟多年的悲惨经历,不是几日就能矫正过来。
此刻,无奈的扶额头,语气加重,颇有微词说道:“多间房不光住起来自在,想吃点啥,弄些柴禾油盐辣椒面,涮涮火锅,吃吃烧烤,还可当做练功静室,银钱看得太重,岂非好事?修行中人身份地位有了,为何要受窝囊气,难不成练功吐纳时,被外来因数干扰打断就舒服啦?你要尽早的明白,避免走火入魔,乃是修行时,要学习的第一课,天知晓你脑袋瓜子里装的啥玩意,大垛稻草梆子,枯梗烂木,睡起来舒服不成,你要是真不乐意待,出门左拐请自便。”
李三儿不干了,他又不傻,疾语道:“我还进去放行李打扫下,瞅瞅这些人有没有偷懒,这住宿打尖的门道多,小二胆敢耍滑头,非要他退些银两来。”留下几句话,慌忙跑进去。
房内,拿着烂毛巾有一下没一下的打扫,李三儿轻语道:“这不是穷惯实了嘛,年前是铜板当金子花,这会儿银子变成烂棉花,心痛哇,算了,算了,眼不见为净,反正不是我的钱,道长穷起来的时候,别想抢我的金叶子,这是咱老李家稀罕的宝贝,往后娶亲用的。”摸了摸怀里的疙瘩,心飘到九霄外,却忘了,言多必失,隔墙有耳的理。
姜北云不想听他嘀咕,拍拍身上的尘土,灰扑扑,走出门寻小二打水来,准备好好泡泡拾掇拾掇,晚上要见识先灯火通明,通宵达旦的好地方,浅酌清唱,翠竹幽静,丝丝乐音,点点脂香,不整道貌岸然些,被人瞧不起就丢脸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