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关



    大匾横挂中央,这座关楼六角飞檐,呈现出大鹏展翅的姿态,檐顶步有这麒麟神兽,张牙舞爪向东望去,怒目远望着将士们远去的方向,守护着镇守边关的将士。

    话说这吴三桂,其父吴襄,曾任职山海关总兵,俗话说虎父无犬子,吴三桂从小就练得一身好武功,更是机智勇敢,无人能及。

    吴三桂可不是只会武功的莽夫,其实在小的时候就熟读兵法,人又聪明,所以吴三桂对各种阵法烂熟于心。。

    无名和祝勇奋马扬蹄,一路向前奔去,山海关上,军士排列整齐,三十门红衣大炮列在剁口,朝着清军的方向,各位看官,你不知道的是在城楼的正中间有一门系着三条红丝带的神武大炮,被称为天字第一号大将军炮,当年就是这门不起眼的大炮一炮打伤努尔哈赤,使其不治身亡,因此皇帝特赐天字第一号大将军称谓。

    城楼上的士兵怒目注视着他们两,一个军官模样的过来问,“你们两个干什么的,是清狗子派来的奸细?再不走开就放箭了。这里是军事要地,快快离去”

    说时慢,那时快,一阵箭雨袭来,无名和祝勇赶紧躲开,远处尘土飞扬,响起一阵马蹄声,龙旗飘飘,原来是清军赶来,祝勇赶紧亮出腰牌,“我是标统,快把吊篮放下来放我们上去,赶紧御敌”,两个吊篮放下来,无名和祝勇赶紧坐了上去,不一会就上了城楼。

    一阵箭雨向清军袭去,顿时倒了一大片,有的直接向后退去。

    各位看官,清军可不是软弱的,这是有阴谋的撤退,因为皇太极引领的大军就在后面。

    长久以来,明军采取坚守不出的防御策略,清军只善于野战,不善攻城,所以无可奈何。

    明军的城池大都坚固无比,清军要想攻克很难,所以大都引诱明军出击。

    此刻的山海关中,吴三桂已经一身银甲,全副武装,那吴三桂身高九尺,一身武艺却是面如冠玉、双耳垂肩、臂长过膝,目能自顾左右,善使一把青天偃月刀,挥舞起来如旋风一般,数十人无法近身。

    远处,一阵黄风吹来,锦旗碧空,马蹄声由远及近,一时间十万军队杀到,把山海关围的水泄不通。

    皇太极披着金色的铠甲,一把银剑握在手中,挥舞着奔来,那身穿金色铠甲的马前蹄腾空,尽显英雄气魄。

    龙旗飘展,驚旗蔽空,一队队清兵簇拥向前,一时间站满了山岗。

    各位看官,古语有言,女真不过万,过万必乱华。昔时,完颜阿骨打不满辽的欺压起兵建立大金,直至灭辽开始,和大宋诼鹿中原,自努尔哈赤以建州女真为大本营起兵至今,清军越来越强大,从小在马背上长大,自然骑马骑得很稳,满人从小爱摔跤,所以力气也大。

    据说这皇太极是文武全才,拉的开五百斤的大弓,写的一篇锦绣文章,思维更是灵敏,人称万花筒。

    此时皇太极来到阵前,让手下向吴三桂喊话,让吴三桂出来对话,吴三桂一身银甲,左右排列整齐,弓箭都上弦,八字阵展开,尽显关宁铁骑的威风。

    这吴三桂治军严格,自标统到山海关,用智慧和勇气平定了宁远兵变后,吴三桂在弟兄们心中的威望越来越高,由于吴三桂英勇,从标统一直做到了总兵官。

    吴三桂用兵有个习惯,从来都是闪电战,这是三桂的父亲吴襄的用兵策略。

    无论皇太极怎么喊,吴三桂就是不出来,这是吴三桂改变战法后的方法,吴三桂想以此来消耗皇太极的气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