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辞家远行



    天宝元年,深秋,清晨。剑南道巴西郡昌明县青莲乡的一个商人家中。

    “庚儿,此番出行,离家千里往匡山学艺一年,望你大浪淘金,终有所获啊。”一位中年男子携剑从院子进了东厢房,驻足在门边,朝屋内说道。

    房间内一男一女一左一右正在收拾东西,左挑右选,已经满满装了一包裹的行李。女子年龄四十有余,头戴紫金钗,耳著明月珰,身穿淡绿长衣,肩围白雪斗篷,额前几道细纹,头上些许白发,迟暮中犹存韵味,年老下不失端庄。而男子则是青年,披冠、束发、抹额,穿一件素白箭袖,蹬两只硬底玄靴,面如春晓而不失凌厉,身似飞燕而不逊矫健。

    “庚儿,有所得获固然重要,身体也得多加注意,遇事不可勉强。”在一旁帮忙收拾东西的女子说道。

    “爹、娘,孩儿知道了。我一定会注意的,请爹娘放心。”李长庚转过身对两人说道。

    “庚儿,你自幼聪明,文武俱佳,尤其偏爱剑术,抓周时其他东西都未曾放在眼中,单把木剑捧在手里,爹知道你这一辈子肯定是与剑结缘了。”

    “所以我从小教你剑术,你也一直细心领受,时至今日,也未必逊色于我了。自古红粉送佳人,宝剑赠英雄,这把祖传龙泉宝剑就交由给你,愿有朝一日你能名闻天下,誉满帝都。”李客说着,把身边的宝剑递给李长庚。

    李长庚欠身借过,眼睛却始终停留在宝剑之上。

    “挥动试试。”李客道。

    于是李长庚一把拔出宝剑,宝剑剑长三尺,剑宽半指,剑柄金黄,上有龙纹,剑身玄青,中泛银光。李长庚又随意挥舞一番,剑脊上嗡嗡剑鸣,剑刃外习习风生。

    “真是把好剑。”李长庚不由自主地感叹道。

    李长庚收拾了一会,终于把东西准备好,便随父母来到客厅。父母又是叮嘱几句,李长庚便告辞出门。

    刚走出两步,忽然听得远处一声清脆的娇喊。

    “长庚哥哥,等等。”

    李长庚扭头向左边看去,百米外一个女孩正火急火燎地赶来,边跑还边朝他挥着手。

    十数秒后,她赶了过来。女子年方二八,穿一袭粉色碎花长裙,明眸皓齿,鲜艳动人,面容精致可爱,身材自然窈窕。

    女子名为许沐芸,是乡里一个员外的千金,住在李长庚家附近,他们打小就已经认识,也算得上青梅竹马,互有情愫。

    此时许沐芸气喘吁吁地说道:“长庚哥哥,你要走为什么不告诉我一声?要不是我听爹说,我还不知道呢。”

    “芸儿,我怕你担心,就不敢跟你多说嘛。”李长庚心里知道,其实他只是不太愿意面对这样的离别罢了。

    “哼,我才不信你的胡话。”许沐芸擦了擦脸上的汗,风一吹毕竟还是有些凉意。

    “好啦,算我不对,给你道歉了。”

    一番道歉解释后,李长庚准备要走了,可是见许沐芸依旧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就疑惑地问她:“芸儿,你还有什么事么?”

    许沐芸从身后拿出一个香囊,低着头递给李长庚。

    “长庚哥哥,这是香囊,是我亲手缝好的,里面装有江离、秋兰等香草,那也都是我亲手晾制的。我很久以前就想要送给你,但是一直未能如愿。今天长庚哥哥要走了,再不送就没有机会了。希望长庚哥哥能把它随身携带,见到它也能想起我来。”

    “傻芸儿,我又不是不回来了。”李长庚接过香囊,别在腰间,胸中几分欢喜,几分忧愁。

    忽然之间,李长庚低头看见许沐芸那对似水的眸子,清澈、透亮,好像能映照出她的一整颗炙热的心扉。他不觉有些失神了。片刻才赶忙扭过头,装作若无其事地说道:

    “芸儿,我要走了,你在家要多加保重。”

    说罢,李长庚转身离开。

    “长庚哥哥一路小心啊。”许沐芸望着李长庚的背影喊道。

    “知道啦。”李长庚越走越远。

    李长庚前行数小时,上了山路,便停了下来,回头眺望他那坐落在群山之中的故乡。虽已是秋季,有些树木枝叶泛黄,但也有青色一片的翠林。黄黄绿绿之下,是他那静谧的家园。李长庚心中有些戚然,毕竟这是多年来第一次远离家乡。李长庚低头,闻到身上散发出的淡淡香草味,无意间瞥见了腰间和香囊别在一起的玉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