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激战



    赵军原本处于丹河防线,依仗该地区的地形高度优势,从赵军的大本营,可以俯瞰整个丹河防御体系,对秦军的布防也是了如指掌,这样的地形,看似的确对赵国非常有利,但是也有一个非常不好的因素。

    那就是两军军营之间的路实在是太窄了,与其说是一条路,倒不如说是羊肠小道,而且是一种坡路,非常狭窄,这种地形对于以骑兵强悍著称的赵军来说不利。

    骑兵适合在平原上进行大规模作战,而这样的小道则限制了骑兵的发展,不利于赵军的进攻,赵括也明显的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此次突然袭击,赵军是分四路进行的,而且最为巧妙的是,骑兵和步兵几乎参半,彼此行进的路线,赵括都作出了精心的安排,可以看出双方的前进并不影响。

    两军的军营相隔并不远,所以只是一会儿,苏斯麦就发现原本密集的脚步声和马蹄声,变成了一种厮杀的声音,听到声音的时候,苏斯麦闭上眼睛,因为这声音听上去非常的残忍,那是兵器对抗的声音,伴随着人将死亡时的哀嚎。

    苏斯麦带着一种激动的心情,登上赵军的嘹望台,从嘹望台里从上向下看,可以清晰的看到,离他们最近的战场上面的厮杀状况。

    在前线,可以清楚的看到,两军已经交手,双方排成整齐的步伐,以小队作为单位,正在进行不同规模的厮杀。每一秒钟地上就会落下无数倒下的尸体和无数的鲜血,只是一瞬间,苏斯麦就感觉自己人生观改变了。

    这并不是苏斯麦想象中战场的样子,苏斯麦想象中,双方的决斗不应该如此惨烈呀,起码伤兵应该是被应该被送下战场的,可是眼前的情况远比苏斯麦想象中要残酷的多,苏斯麦感觉自己这十几年来陪伴自己的对战场的热情在那一瞬间全都消失了,原本在苏斯麦的想象中,战场应该是英雄登场的时刻,可是在这里,与其说这是战场,不如说这是屠宰场,虽然战争只是突然开始,但是惨烈程度已经非常寻常了。

    看着地上的尸体和流下的鲜血,苏斯麦感觉自己浑身都在发抖,是的,他怕了,没见过这样场面的人肯定是会害怕的,这是几十万人的厮杀,这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决战。

    为了自己男人的尊严,苏斯麦缓缓的下了嘹望台,只是双腿在不停的打着摆子,这让旁边的军人看到他时,总是眼神里划过一丝轻蔑。

    看着军营里赵军不断来回的传令兵,一会儿传报一个情报,不一会又要送出去,苏斯麦在感慨这一场战争下来,得死多少人啊?这场战争下来,又有多少的家庭将日夜悲痛呢?

    在下嘹望台是苏斯曼注意到了一点,战场上秦军的人数明显没有赵军人数多。

    苏斯麦看了一眼秦军大营,心里想着,现在的白起,应该正在指挥前军的30万骁勇之士吧,他们会给赵军一个悲痛的教训的。

    回头看了一眼赵军大营,以及赵军营里来回走动的赵军士兵,苏斯麦心里感叹了一句,恐怕再过几十天之后,他们都会变成累累白骨吧。

    听着耳边不断传来的,金属撞击声与人的哀号声,苏斯麦感觉这个地方自己不想再呆了,是的,苏斯麦也是这几十几年来所读的书,在这一刻,苏斯麦感觉现在他们都没有用,苏斯麦感觉自己的人生观已经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只是苏斯麦自己从内心深处不愿意承认这种变化,因为这其实是一种历练,一种人生格局的打开,苏斯麦以前没有见过战争,但是又喜欢战争,其实这是普遍的,任何一个对战争充满激情的人,在上了战场之后,都不会再喜欢战了,因为他们都明白,战争是多么的惨烈。

    即使是在军营,远处军营边缘,依然能够听到那种可怕的声音,这种声音一直持续到深夜,双方都鸣金收兵了,苏斯麦回到赵括军营大门口,看着有些将领面带喜色的进来,也有一些愁眉苦脸的进来,又从边缘处看了一眼无论听到什么消息都不会脸色出现什么变化的赵括,苏斯麦感觉,赵括是一个真正的将领,一个真正的勇士,也许只有这种人,才可以担当起全军的统帅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