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赵军变阵
经过几日的行军,赵军终于抵达了前线,而在赵军抵达前线的这一天,苏斯麦也终于松了一口气了,因为这数十天的骑马颠簸,让他疲惫不堪,更痛苦的是吃饭和睡觉了,每天的吃食简陋,更为痛苦的是睡觉时候和衣而睡,而且每天睡的时间非常的少,这样苏斯麦感觉到自己身心俱疲,但是一看到身边不l不少年轻的赵军,依然精神抖擞的样子,苏斯麦心里暗暗为他们点赞,心里暗想,还是他们还是古时候的人身体素质强啊,自己却仅仅是几天的奔波,就有些受不了了,而且自己大多数时候还是骑在马上的,可是他们呢?经过数十天的赶路,依然还看上去那么的精神抖擞。
其实苏斯麦只说对了一半,赵军之所以现在看上去还是那么的有力,一部分原因是确实古时候人身体素质好,而另一方面原因是一个名字叫做信念的东西,正是信念,支撑起了中华民族5000年来的脊梁。
赵国现在所面临的是一种亡国般的危险,这是每一个有理想的赵国人所不能容忍的,为了保家卫国,他们长途跋涉来到前线,而这一点与苏斯麦不同,现在的苏斯麦只是一个旁人的视角,苏斯麦没有年轻人那么强烈的爱国情感,在苏斯麦的眼里,大家2000年之后都是一家人,说到底,只是一家人之间的争斗,而且赵国的版图对于苏斯麦所处的时代来说,只不过是全中国的一小部分而已,而在苏斯麦的时代,当时秦国的版图也是中国的版图之一,所以在苏斯麦看来赵国和秦国其实都一样。
因为视角不同,所以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这一点正是苏斯麦和赵括之间真正的差距,相比于苏斯麦,赵括所拥有的,不仅是危机感,还是那种保家卫国的责任感,而苏斯麦在这方面的意识还比较薄弱。
入夜之后,躺在前线的军营大帐里,苏斯麦感觉到了一种久违的舒适感,即使前线军营大帐里的居住条件不能和赵府里面相比,但是相比于这数十天的行军的住宿条件相比,那还真是要好的多了。
苏斯麦是下午睡下的,因为赵括的原因,所以周围的人也并没有管苏斯麦,而苏斯麦一觉睡到了晚上,苏斯麦一觉醒来之后,看着外面已经比较安静的大营,苏斯麦忽然感觉自己睡不着了,他想去外面走走,一走到自己营帐的门口,看着遍地火把军的营大帐,耳朵里只传来风的声音,和士兵来回巡逻时武器摩擦所发出的声音。
苏斯麦久违的激动感又出现了,这不就是正是自己苦苦以来小时候一直的梦想吗?小时候自己总是想自己是一名大将军,可以带着将士们去前线杀敌,打败敌军,荣获战功,享受当英雄的自豪感,这一刻,苏斯麦感觉自己的梦想已经实现了一半了,他现在已经在军营里待着了,只不过还没有成为英雄而已。
夜里的凉风奖苏斯麦已经发热的头脑吹醒了一些,苏斯麦起身决定去找赵括,报上自己的身份之后,有一名小校领着苏斯麦前往赵括的大营,一路上小校不停的问着苏斯麦关于赵括的问题,虽然还是有些不耐烦,但是苏斯麦想到这名小校也是为了赵括的人身安全着想,苏斯麦也心里也就释然了一些了。
走到赵括军营大帐门前,看守的士兵拦住了二人,报告身份之后,他们告诉苏斯麦,赵括现在正在军营里,和其他将军讨论赵军的进攻问题,所以现在,赵括没有时间理会他们。
小校离开了,他要去办自己的事情,而苏斯麦决定留在军营,等赵括一会儿办完事情之后,自己再和他说吧。
并没有等多久,营帐的大门打开了,苏斯麦一脸好奇的看着里面,他看到一个年老的将军走了出来,脸上一脸的疲惫,但更多的是忧虑。
这个年老的将军从军营里出来,苏斯麦就感觉这个人非常的不简单,因为这个人眉宇间有一种英气,身材高大,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种非常精明强干的感觉。
这个老将军并没有停留多久,从大帐里出来,就有两个侍卫牵过马,他上马之后,带着几个随从,向东面走了过去,苏斯麦感觉有些诧异,赵军的营垒大多数是向西驻扎的,以此防范秦军,而这个老将怎么向东走呢?突然一瞬间,苏斯麦想起了一个人,廉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