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赵军
第二天清晨,苏斯麦早早的就起来了,不为其他,只为了和赵括一起去校场检阅赵军,准备出征。
没有在意一边嘲笑苏斯麦穿的比较滑稽的赵括,苏斯麦看了看自己的这身随从服装,自嘲了一句后,几人便决定出发了。
苏斯麦还不会骑马,所以现在是赵括骑着马,而苏斯麦和几个人一起坐在车里面,前往校场看一下即将出发的20万赵军。
一想到自己即将看到20万大军出征的场面,苏斯麦决定再忍一下,虽然坐在车里面颠簸的感觉非常不舒服,但是苏斯麦还是怀着激动的心情出发了。
校场并不在邯郸城里面,而是在城外,所有的军营,军队,平时也都驻扎在城外。所以现在苏斯麦他们首先要做的,是先出城,坐在车里面,回头看了一眼威武的邯郸城,苏斯麦轻叹了一声,回想了一下,或许这可能是自己最后一次看邯郸城了吧,不久之后等赵国长平之战打完,自己也就回自己的时代了吧。
军营距离邯郸城并不远,到了军营门前所有的人一律下车,宿舍买下车之后,他和几个随从拿着赵括的东西和自己的随身衣物,赵括骑马,他们跟在后面。
以前苏斯麦只在书上看过,大军出征时,旌旗数十里,甲胄十余万,今日,看着军营来来回回一排又一排的赵国军人,苏斯人感觉到威武雄壮,以及一种前所未有震撼感,内心不由得开始诽谤,与这比起来,m国的军事演习算得了什么?这才叫真正的大场面。
初次进军营,苏斯麦感觉自己眼睛都不够用的,总是想四处看看,不停的张望,这种行为自然引起了军营里其他人的反感,赵括只能让另一个随从提醒一下苏斯麦,注意注意一下场合。
苏斯麦讪讪的笑了一下,来到一座巨大的帐篷前,赵括进去了,而他们几个人则被留在门外,他们明白赵括是去办交接手续去了,不久之后,赵括将去检验这座军营里所有将要出征的将士。
苏斯麦注意到,来来回回的军士都在搬东西,正当自己有些诧异时,旁边一个随从提醒了他一句,军队马上就要出征了。
苏斯麦明白,自己来了这座军营,有些太过于激动,而忘了他们今天来这里的使命了,友好的向那个提醒他的随从笑了一下。
望着天上飘着的战旗,苏斯麦心里忍不住,开始感慨,这是多么盛大的场面啊,20万人即将出征,他们会带多少物资,他们会带着多少兵器,而这一路上又有多少人,为他们在担心,而出动这些将士所需要的财务,又有多少呢?
以前人家都说打仗是砸钱,所有东西全是用钱换来的,苏斯麦看了一下今天这里庞大的人力和物质资源,稍微盘算一下他们的花费,苏斯麦就感觉这是一笔天文数字,而一想到前线对峙的是25万赵军,苏斯麦心里也就开始理解了,人口近300万的赵国,虽然很强大,有些物资储备,但是25万大军在前线的消耗,每天的消耗都是非常惊人的,赵国的国力坚持不下去,这很正常。而赵国又不是一个甘心认输的国家,所以赵国现在要打这么一场速击战的愿望,苏斯麦也就自然而然的理解了,苏斯麦尽管明白历史,可是他还是内心在祈祷,祈祷这一次,赵军就算是全军覆没,也要多击杀几个秦军将士,为赵括洗刷一下冤屈也是好的。
时间并没有管苏斯麦的想法,赵括很快就从军营大帐里面出来了,带着一脸的凝重,全身的军装,显示着其的不凡。如果说平时,在家里的赵括像是一个儒生的话,那么现在这一刻,穿着一身霸气的黑色盔甲的赵括看上去,就像是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军,赵括的长相尽管并不出众,但是现在的气质确实给人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仿佛这是一头来自远古的洪荒巨兽。
赵括在公共场合之下,也并没有与苏斯麦表现出过多的亲切,只是淡淡的对着苏斯麦和另外几个随从说了一句:“你们也去换衣服吧,一会儿要上校场了。“
理想是美好的,而现实是骨感的,这一句话,无论在什么时期都可以得到适用,原本在苏斯麦看到他的盔甲之前,他是抱着非常期待的态度来的,他认为身为大统帅的赵括,盔甲看上去是那么的威武,而他一个随从,尽管不如,但是也应该比较霸气吧。但是现实毫无疑问,给了苏斯麦一盆冷水,看着眼前的这寒酸的甲胄,苏斯曼只能无奈的笑一笑,这还能叫做是盔甲吗?全身上下,只有胸甲比较全面,胳膊和大腿上面基本上都没有多少盔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