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英雄国
1.
这日,一凡来到所谓英雄国,大雨过后,路面上比较湿滑。一凡正小心翼翼的走着,国王的宣传车踏着泥泞的小路坚定的驶过去,宣传员呼喊着:要追求真理,要勇于为真理而牺牲。一凡一时间没有回过味来,宣传车压过路上的水洼,泥浆溅到他身上,这让他非常不快,想骂但对方根本听不见。
一凡却听到他人的哭声,寻声望去是个中年人,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看这位仁兄涕泗横流,便知道一定是伤心到极点。一凡问起何故,他说他二弟要被烧死了,作孽啊!他从小就与二弟相依为命,现在却无能为力救助他,他二弟决定是位义薄云天、行侠仗义的汉子、好人。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个国家有一种不成文的习俗,看谁侠肝义胆、满身豪气,就要被围观,围观的后果就是要被火烧,以彰显其壮烈,为人们所痛惜,来感动众人。
这更加让一凡不解,以烧死人来让大家感动?这岂不是荒谬?再问其故已不得其详,那人就是一味痛哭。
2.
一凡在此地逗留数日,见人们都非常冷漠,不时挤出一些眼泪视人,极力表现出一副凄惨兮兮的样子。老人摔倒无人敢扶,小孩失足掉入水中,狂喊救命,大家都不敢去救,生怕一时之间自己忘记表现悲惨的样子就会被火烧。
国王的宣传车就这样穿街过巷,不停的呼吁人们团结起来,为真理而献身。曾经有人因为对着宣传车喊着国王万岁,气壮山河,宣传车停下来,把那人架起来扔到火堆里,宣传者不管那焚身者的煎熬和痛苦,低着头读着已经准备好的悼文,悲痛的朗读起来,朗读之后便甩手驾车而去。现在人们一看到宣传车都躲得远远的。
这日,一凡走着,看着两个小孩打架,双方都要致对方于死地,真的要出人命啊,他便说:“住手!”
这刚刚要解释打架是不对的云云,便围上来一众村民,说又发现一名壮士,可歌可泣,个个抹泪,连胡二这屠夫也放下杀猪刀,跟着痛哭。
一凡被这种场景搞得晕头转向,但也无可奈何,便要转身离去,可是那些痛哭的众人硬是不让他走,他非常生气着急,问你们要做什么?大家忍住泪流,齐声说:“要为壮士行火刑”。
这是为什么?一凡不解,我只是劝阻小孩打架,怎能称为壮士。有一个小个子挤出人群,站出来说:“一凡兄,这里是英雄国,一旦发现义气干云的人都要用火烧,以感动我们国家,感动我们小老百姓”。此人是谁,那必须是鲁北方。
一凡大声呵斥:“荒谬,草菅人命,有无王法?”
北方说:“这就是王法,要为真理而牺牲。认命吧!”
众人齐声唤:“对!”
3.
一团火焰从西方来
烧尽了人间的冷漠
点燃了希望的火把
实现了智慧的理想
不再迷茫不再彷徨
心的方向自由飞翔
北方在身边读起了他新学到的诗歌。
“无聊!”一凡愤怒了,便要推开众人走去,可是大家像橡皮糖一样粘着他。
有一个书生样子的人过来劝道:“不要做无谓的挣扎,你可知这是我们国王做来的榜样?”
“你们国王受了火刑?”一凡不解。
那人便娓娓道来,他们国王是一代伟大的“焚王”,他年少时,我国大旱三年,百姓颗粒无收,国王便要在宫中自焚,以答天谴,希望老天放过子民,但正要升起火堆时,大雨滂沱,但国王的壮烈风采流布民间,又有些年,外国入侵,国王再行自焚,火光冲天,说为了和平而自我牺牲,感动的邻国休兵,现在很多年过去了,他们习惯了感动的国民一直不断寻找着感动的人物和事迹,但这几年实在找不到,觉得精神已死,活着如行尸走肉,苦不堪言,民间便发明一种创造感动的方法,这就是找人来烧,而且让他死得其所。
“那你们人人做些善事,岂不美哉?你们为什么不人人因此寻找助人的快乐呢?”一凡回答道,看那众人一脸茫然,便摇摇头又想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