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荒岛求生记(二)-第2/3页





    几个人都议论起来,都没有什么好办法。一个小队长提议,把这件事情告诉全体队员,没准就有人能想出办法。大家都同意了,都去寻找自己的手下,说了要大家想办法解决烧水器具的事情。

    队员们开始讨论起来,真是脑洞大开,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说可以去找大的贝壳,有人说可以用凹陷的石头,还有人说等明天战船来了,可以去要几个锅。

    听着这些不靠谱的言论,几个小队长都很无奈。这时,一个有些瘦弱的汉子说道:“各位,我在家乡时烧制过陶器,我想我可以试试。”

    几个小队长很兴奋,呼啦啦围住了他。丁水生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报告队长,我叫秦三。”

    高升问道:“你会烧陶器?”

    秦三自信的说道:“我从小和父亲学习制陶器,后来在窑厂干了好几年,应该没问题。”

    “那制陶需要什么东西?”

    “原料就是粘土,还有柴禾,我们烧陶器是为了烧水,可以不用挂釉,省了不少事情。”

    丁水生大声说道:“秦三,你现在就去挑选帮手,马上开始烧陶器。高升,你去协助他,免得队员们不听他指挥。”

    高升和秦三答应下来,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召集了二十多人,让大家分头去寻找粘土。队员们撒进了山林,开始寻找粘土。

    过了一会,陆续有人回来,用衣服兜了一些土让秦三鉴定。秦三一一试验,可是都不能用。队员们继续出去寻找,秦三不停的试验着,过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了可以用的粘土。

    秦三想了想,对高升说道:“高队长,我在家乡时,烧陶器都是在窑里烧,现在是没时间建窑了,只能在地上挖坑,然后把柴禾放进去,再放捏好的陶器坯子下去,点起火,然后盖住坑口,保持火力不流失,烧几个时辰,估计就能成功。”

    高升同意了,让几个护卫找一些尖利的石头,开始挖坑。秦三带人去挖粘土,然后回来捏陶器的坯子。

    大家又干了一个多小时,秦三捏出了十几个陶罐坯子,坑也挖了四个。大家往坑里放进去一些柴禾,然后秦三小心翼翼的把陶器坯子放进去,又找了一些干草盖住坯子,开始点火烧陶器。

    天越来越阴了,估计很快就会下雨。大家拼命的搭建窝棚,希望在下雨前能让大家都挤进窝棚。

    秦三看着火,不时往里加一些柴禾。高升带人去收集树枝,以储备足够的木柴。又过了两个小时,天渐渐黑了,大家已经建好了十几个窝棚,估计都能挤进去。

    队员们都累得不行,而且又渴又饿,许多人跑到小溪边,喝起溪水来。还有人钻进窝棚,躺下休息。

    丁水生让人把中午剩下的海货烤了,分给队员们。可数量太少,谁都没有吃饱。

    这时,秦三跑过来说道:“丁队长,我们成功了!烧制出了五个不漏水的陶罐,可以烧水喝了。”

    大家都很高兴,和秦三一起去看陶罐。来到几个坑边,大家看到这里摆着五个大约四十厘米高的陶罐,黑乎乎的。里面装满了水。

    旁边还摆着七八个表面有裂缝的陶罐,是烧废了的产品。丁水生高兴的说道:“秦三,你立功了!回去我请你喝酒。”

    秦三腼腆的说道:“丁队长,我不会喝酒。”

    丁水生乐了,“没关系,到时灌进去几杯,你就会了。”

    大家把陶罐架起来,开始烧水。张宏走过来说道:“我带人去找一些野菜,然后煮点汤喝吧。”

    丁水生疑惑的问道:“这冬天能找到野菜?”

    张宏说道:“能找到,就是费点劲罢了。”

    “那你一定要注意安全,天太黑了,让队员们不要分开行动,最少也要两个人一起走。”丁水生嘱咐道。

    张宏答应下来,找了十几个手下,点起火把,带着他们走进了树林。

    这时,秦三一拍脑门,有些懊恼的说道:“我真笨,光知道烧陶罐,怎么不烧一些碗出来!水烧好了,可用什么喝啊!”

    许多人都笑了,安慰他不用着急,明天在烧一些碗就行了。有人笑着说道:“阿三,这里不是有许多贝壳吗?有一些挺大的,可以当碗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